第二天一大早,李一白一上班就翻看起了桌上的報紙。
助理知道他的習慣,已經把有關自己和公司的報道放到上面,今天的重點當然是昨天的頒獎禮。
《資訊時報》:“首屆電視劇風雲盛典,眾明星齊聚世紀劇院。”
《燕趙都市報》:“2004年度收視率十強出爐,《軍人機密》奪冠。”
《華西都市報》:“《天龍八部》獲最佳電視劇,李一白獲最佳導演。”
《瀟湘晨報》:“神仙姐姐”獲最受歡迎女演員,人氣暴漲。
“......”
李導仔細看了看,報道了這次頒獎典禮的紙媒不算太多,但覆蓋範圍不錯,大江南北都有。
題目千奇百怪,但沒有什麼不好的輿論。
考慮到還是第一次舉辦,這個結果是不錯的。
他又上網看看,幾大入口網站也都報道了內容。
其中新浪作為門戶中的頭牌,更是在娛樂區單獨開闢出了“第一屆電視劇風雲盛典”的版塊,專門報道這方面的內容。
李導看到自己的照片就放在前排,心情還不錯。
不過,網路嘛,沒有什麼監管,噴子總是少不了的。
比如天涯和貓撲論壇,就少不了對風雲盛典的吐槽聲。
網友“江上飛”在天涯上單獨發帖“不得不說的二三事”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總體辦得還不錯,中國確實需要一個以收視率為導向的獎項,不然人人都拍些觀眾不愛看的東西。”
“選取的電視劇也都很不錯,大部分都是我看過,或者我爸媽看過的。評獎也比較公正,把獎頒給他們我認可。”
“但缺陷也不少,比如內地的男女明星缺乏對典禮和獎項的尊重,穿著個牛仔褲就過來了,晚會掌聲也少得可憐。”
“陳道民的缺席就是個大問題,劇組其他人包括蔣紋麗都到了,你有這麼大牌?”
不過,這貨大概找到了流量密碼,馬上就轉進到經典的“美國行,中國不行”。
“看美國頒獎那是一種快樂,你快樂所以我快樂,人人洋溢著笑臉,晚禮服雲集,掌聲不斷,到晚會結束也坐的滿滿的。看中國頒獎,掌聲少,衣服亂穿,位置空了大一堆。我靠,真是三個中國人是蟲,是看了噁心得反胃的蟲。”
此帖一發,下面的評論自然熱鬧了起來。
“支援樓豬,有些劇確實不錯。像《天龍八部》和《中國式離婚》,我媽平時都在和我爸搶遙控器,這兩部竟然罕見的到了點就轉檯。”
“確實,中國的明星實在太不會包裝了,你看看那個誰,穿著件大棉襖上臺。知道的以為在頒獎,不知道以為準備生火做飯呢~”
“還是有人會包裝的,你看劉一菲就穿得很好看,還有那個天龍八部的導演,我看他比韓國明星還帥。”
“要真說帥,那還是得焦恩駿和嚴寬~”
“毀我《射鵰》,《天龍》,他就該去死。”
“港奴醒醒吧,這都什麼年代了,長了眼睛的人都知道誰好誰差,還以為像前兩年那樣有人信你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