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還是很欣賞他的角色分析的。”黃建中把自己的臉捋平,最後折中的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的角色分析實在做得很優秀,就是這臺詞聽得人有些怪異。我倒是聽得慣,就怕觀眾會不習慣。”
“黃導,這個事情我倒是猜到一些可能。”選角導演杜淵突然開了口,關於演員的情況,他肯定比其他人都清楚。
二人都等著他解釋,杜淵道:“王老師的父母都是聾啞人,不會說話,也不能聽別人說話。這可能對他的說話習慣一定影響。”
“原來是這樣。”李導算是解開了心中的一絲疑惑,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
不過,這玩意也只是解釋了問題形成的原因,並不能解決問題......
李一白想了想,還是向黃建中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當聽到這樣小小的細節都可能會對收視率造成極大影響,坐在旁邊的製片人焦陽再次對李導刮目相看:還有這樣的講究。
要知道,把一件事做好或許只需要熟能生巧,但把一件事情用語言明明白白解釋清楚還不造成歧義,裡面是很有功夫的。
內心大讚李導年紀輕輕就能有這麼大名聲,果然是“盛名之下無需士”,焦陽終於開了今天的金口:“二位導演,這樣吧,咱們繼續看看其他人。”
他今天在選角上還沒有開過口,第一吃發言就是這句,其實已經在否定王志飛的出演資格。
焦陽現在不能承受失敗,聽了李導說有可能影響到收視率,他決定聽從李導的意見,畢竟演員也不是非他不可。
黃建中本來還在糾結,見身旁二人也不是很欣賞,便順手推舟道:“行,我們繼續看下去!”
......
說是繼續看,實際上後面只有一個人了,就是何冰。
何冰是李一白推薦的人選,自然是十分了解的。
之前介紹過,和胡君一樣是中戲91級畢業,後來央媽拍《三國》的時間撿了一個不重要的角色“諸葛恪”,又在大熱情景劇《我愛我家》裡客串過一個小角色。
這一階段,算是進入人藝後安心在話劇舞臺上紮根的時間,還沒有進入大小熒屏。
真正進入是在馮氏賀歲喜劇《甲方乙方》的“樑子”,這下子是一下被觀眾認了個面熟。
之後便進入上升期,接拍了幾位國內電視劇一線導演比如楊亞州,滕文記,張國立的作品。
眼下,算是爆發期吧,早有獎項傍身,藉著“宋慈”這個角色被全國觀眾記住,知名度也有了,一線演員沒啥問題。
何冰之前還沒有出演過《大秦帝國》這樣的歷史大劇,顯然很珍惜這種機會,也是做了充足的準備,手上拿著密密麻麻的的劇本和紙張,對著幾人就開始闡述他的想法。
優秀的演員是相同的,對角色的大體想法也大同小異,唯有細節處見真章。
事實上,“商鞅”這個角色可做的文章還是挺多的,比如在情感處理方面何冰就有自己的見解。
他認同王志飛對商君冷酷肅殺這一總體風格,但也認為應該在和親密角色相處時露出自己柔和的一面。
按他的說法:不必過多兒女情長,但可以適當調劑一下人物形象。
這樣的處理不會破壞商鞅“超塵拔俗”、“高屋建瓴”的形象進而破壞電視劇整體風格,反而能達到“看似無情卻有情”的獨特。
這個看法,李一白是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