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禮儀,他是當之無愧的執牛耳者。
也是因為後來拍古裝劇都會提到這位,李導才認識他。
“不是,彭教授我沒去問。”靳喜伍被嚇了一跳,立刻否認,讓人誤會可不好。
他對李一白的印象馬上有了改觀,本來還搞不懂這傢伙為什麼會跑過來執導《大秦》這種正劇,現在看來還是有幾把刷子,唬住他至少是夠了,補充道:“和李導一樣是個年輕人。雖然年輕,但已經拿到了古代史的碩士。他是演員出身,主要研究的也是影視方面的禮儀,和劇組對口。”
李一白對這方面的東西沒有記憶,還真有些好奇到底是何方神聖。
“哦?”黃導也來了興趣,“他叫什麼名字?”
靳喜伍道:“這個年輕人叫張小龍,目前在中戲教書。”
黃建中本來就覺得這事兒對戲有好處,聽到有“中戲”的招牌,便毫不猶豫道:“好,讓他過來我們見一面,剩下的我們具體再聊!”
李一白嘛,則是拍腦袋驚訝了一下,原來是這貨~
......
“禮儀指導“這個職位還蠻有意思的,基本上只有天朝才有。
原因也很簡單,一方面只要咱們有這麼漫長而複雜的歷史,另一方面古裝劇的產量居高不下,細節肯定會越做越多。
而將“禮儀指導”這個職位寫入電視劇製作的,就是張小龍這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嗯.....
正如靳喜伍所說,張小龍還是一位演員。
就是《甄嬛傳》裡的溫太醫~
不過,比起演員身份,這位老哥的禮儀指導履歷耀眼得多。
《大秦帝國》打頭之後,後續還會在《滿城盡是黃金熊》,《孔子》,《赤壁》幾部高投資大片裡負責這方面的工作。
可以說,這個新崗位就是他一個人捧出來的。
新崗位當然意味著困難,實際上這個崗位真正普及還要等到《甄嬛傳》他火了之後大肆宣傳,並且真正捧出來的只有徒弟李斌一人——大概是由於供需不平衡,這位徒弟的履歷也可圈可點,《琅琊榜》,《九州海上牧雲記》,《天盛長歌》之類。
很明顯,導演們選禮儀指導的目的都只有一個:增加作品的厚重感。
從這個角度看,《大秦帝國》能找來張小龍做禮儀指導無疑是非常正確的決定!
......
由於資金尚未撥入,其實劇組目前能做的工作也有限。
除了美術這些靠概念圖就能討論半天的東西,剩下的主要集中在劇本方面。
這方面李一白就不參與了,看黃建中和孫皓輝就是。
這二人都是固執的老頭,雖然大方向已經定下,但小細節上的爭論依然是吵得不可開交,基本上從上午吵到下午。
短暫的籌備會議之後,剩下的工作都要等資金到賬,倒是不怎麼急,李導便決定和劉包子先去《寶蓮燈》劇組探個班。
......
喜歡我就想認真做影視請大家收藏:()我就想認真做影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