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本這邊很流行加班文化。
但說是“加班”,和國內的加班還不一樣,其實是一群人在公司有潛規則地划水,真要認真工作的,那叫做“讀不懂空氣”,反而要被其他人排擠。
像今天這樣認真加班的事,竹內亮雖然不是第一次做,但還是很少的。
他在自己的崗位上已經不上不下很多年,不算太受器重,在同職級部門的同事中也沒有受到尊敬。
上面安排他接待中方來的導演,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仙劍》的收視率還不是特別明朗,而他恰好最近有空。
但眼下情況有了變化。
東京電視臺第一次引進的這部中國電視劇,看起來還算合觀眾口味,收視率上升趨勢很明顯,雖然眼下最終收視率還沒有出來,但已經超過預期。
價格不算高。
最終收視率讓人滿意的話,或許這會是電視臺有別於動畫片的一條新型競爭通道。
到時候。
如果真的繼續引進中國電視劇,第一次負責和中方進行接觸的自己肯定會被選為負責人!
他的地位水漲船高,受到尊敬。
下班邀請他喝酒的人應該也會變多吧?
他幻想著這樣的場景,對李一白交代的事情非常重視,打電話找同事要了一些資料,回家之後也繼續在雅虎上收集相關資訊並且進行翻譯。
第二天,他一大早就起床洗漱,趁著還沒上班到酒店找上了李一白。
李導一開啟門就見到竹內亮這張中年臉,有些驚訝,甚至還上了一層濾鏡,曰本人做事還真是夠拼命的,點頭道:“竹內君,辛苦你了。”
竹內亮旁邊還站著翻譯,他從身上的檔案包裡抽出一疊紙,道:“這是李樣昨天要的資料,我都分門別類準備好了。”
他把檔案遞給李一白,又對翻譯耳語了幾句。
李一白不明所以,疑惑地看向翻譯。
“竹內君說不介意的話,希望可以稱呼你為李君。”
翻譯知道李導不知道里面的區別,解釋道:“在我們曰本,樣是正式稱呼,可以理解為先生。君有一定同輩的意義,帶著些親近。”
“這樣啊,可以的。”
對方主動示好,李一白自然不會駁人家的面子,要是之後常合作的話,拉近關係是必須的。
李一白朝著翻譯微笑道:“你也可以這樣叫我。”
“知道了,李君。”翻譯非常高興,當場就叫了起來。
好吧,這種小細節改變李一白壓根聽不出來~
不過他還是能看出這個女生挺尊敬自己,看來自己身上有一些光環。
竹內亮見到他接受稱呼,非常高興,道:“李君,這只是一些大致的資料。我們東京電視臺雖然和不少偶像事務所有合作,但每個事務所都去參觀也不太可能。上班之前我可以暫時待在這裡,你要是對哪家事務所感興趣,可以隨時告訴我。”
翻譯也道:“要是有看不懂的地方隨時問我。”
李一白微笑道:“好,謝謝你們,我先看了!”
......
他手中的這份資料正如竹內亮所言,只是一個大致的環境分析,但非常認真,大概以為李一白是認真想了解這個產業,還從歷史的角度開始說起。
李導本來只是看中偶像的吸金效應,想試著做做,這麼看下來還真是對這個行業多瞭解了不少。
開篇夢迴70年代~
隨著電視機潮流的普及,有一家電視臺開始舉辦一個就《star!誕生!》的節目,內容就是透過海選,然後在舞臺上進行表演,觀眾和評委進行打分選出勝利者,每季度一次,第一名可以單獨出道——和《超級女聲》,《創造101》類似,國內目前在玩人家五十年前留下的東西。
這個節目一共捧紅了三個超級偶像,並且這三個人出道時間都是初中三年級學生,江湖人稱“花之中三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