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的氣氛相當之好。
觀眾們都是粉絲,非常熱情。
兩位嘉賓既有綜藝感,也會和現場觀眾互動,聊得開心。
主持人都不用太過提心吊膽去控場了。
就當普通聊天,適當引導話題就行。
李一白聽到媒體給自己取了“劇評人春天”這麼一個奇怪的外號,還真是有些好奇,問李靜道:“我平時也不是太關注媒體,有什麼原因嗎?”
臺下的觀眾也適時表現出好奇。
李靜一邊點頭微笑,一邊看臺本,解釋道:“這個外號不是媒體給的,而是劇評人們自己給你封的。他們說,評價你的作品太過簡單,就像吃起飯來相當輕鬆,就像春天一樣暖人心。”
“我正好有一個朋友是劇評人,知道我要做節目,他特意寫了一個套路給我,我給你念念~”
她伸手豎起一個手指。
“先誇畫面和美術:道具和置景都非常實在。前景與後景安排得非常恰當,縱深感極強。道具細緻入微,擺放到位。攝影的角度和切換方式也極具美感,特效令人震撼。”
第二根手指。
“接下來誇配樂,剪輯和轉場。配樂緊扣電視劇主題,大氣恢弘。轉場舒適自然。剪輯該凌厲時凌厲,該舒緩時舒緩,從來不會讓人厭煩。”
第三根手指。
“再然後是表演。不論什麼人,到了你手裡都像變了個模樣,脫胎換骨地角色融為一體。”
“最後!”
她緩緩伸出最後一根手指:“才輪到劇情,劇情點安排得恰到好處,情節引人入勝,讓人一開始看就欲罷不能,塑造的人物總能讓觀眾為之動然。”
李靜緩緩一笑,也不忘對現場和電視機前面的觀眾安利正在播出的《仙劍》,道:“也就是說,他們之前的內容都可以照抄上一部作品,只要想好怎麼誇最後具體的劇情和人物就行。”
《仙劍奇俠傳》在北平地區才播出到第十集,李靜只能挑目前的說:“比如《仙劍》,他們要誇李逍遙的行俠仗義,趙靈兒的天真可愛,林月如的敢愛敢恨,主動出擊。劇情方面直接重複都可以~”
“哈哈哈哈。”
現場觀眾爆發出一陣笑聲。
李一白聽著李靜風趣的介紹也和觀眾一起笑。
合著都有標準模板了?
不過,他的作品的確是這樣。
相對此時電視劇平均500萬到800萬的製片水準。
自己拍攝的劇目,除了第一部的《蕭十一郎》製片成本相對較低,其他都是2000萬俱樂部的,越到後面價格越高。
資金上去了,再加上認真和重視。
他作品的細節無可指責,對比其他電視劇有天差地別,自然值得好好誇一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