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柔的考慮不是沒有道理的,但她很少關注資料,資訊稍微有些滯後性,光憑直覺上,難免有一些優越感。
呆灣1994年經濟還佔全國經濟的一半。
流行文化的起步比內地早,這行又是需要人才儲備的工業,肯定佔據先發優勢。
不過,她可能沒有想到,隨著內地經濟的崛起,呆灣的影視人材不論是臺前還是幕後都會陸續北上,整個呆灣影視行業隨之陷入了空心化——只要有人火了,立刻就會到大陸拍戲,直接陷入惡性迴圈,掏空未來。
像霍建華,要是一直在呆灣,可以穩坐偶像劇第一小生的寶座。
他北上了,才有鄭元暢,邱狗賊這些人的出頭之日。
這些人出頭後,又很自然地選擇了北上。
“說起來...”江雪柔突發奇想,“我們要不要做一個外貿公司?”
“哈?外貿。”李一白被她的跳躍性思維搞得有些懵,但他思維敏捷,馬上想到柔姐不可能離開這個行業,道:“你是說從呆灣的電視臺和製作機構手裡買版權,然後拿到內地賣給內地電視臺?”
“是的。”江雪柔躍躍欲試,“呆灣未來幾年還是不會衰落的。”
“反正我們現在有錢,不如試試,我在呆灣還是認識一些人的,價格可以商量。”
“嗯......你容我想想。”
柔姐這麼一說,李一白還真覺得可以試試,未來樂視平臺的第一桶金,幾乎就是靠版權分銷掙來的,而且樂視影片的上市和他強大的版權庫也是分不開關係的。
這麼算起來,雖然沒有聽到名號,但樂視是不是馬上也要成立了,或者已經成立了?
時間還真是不等人。
李一白心說現在自己手上也有了資金,或許《仙劍》宣傳期結束之後就可以打聽這些事了。
不過,眼下,還是先回答江雪柔的問題吧:“我覺得應該是可行的,多一筆收入對呆灣的電視臺來說也是一大利好。不過,我不看好本土劇在內地的收視情況。”
江雪柔露出個笑臉,道:“我也不看好,那些劇比較是阿婆劇,收視範圍太窄了,適合白天放給主婦們看。不過,偶像劇還是可以的,晚上能播,白天重播率肯定會很高,尤其是寒暑假。我們要是能把版權買下來,光是分銷都能掙不少錢。”
“我向師姐打聽過,今年呆灣幾家電視臺都開了偶像劇班子,看樣子年中就能贏來大爆發,貨源不用愁。”她說著還挺起勁的,“我負責貨源,你有人脈負責銷售,完美搭配。”
“嗯,那這陣子忙過之後你馬上去辦~”李一白心事重重地結束話題。
說起來,央媽好像買過《意難忘》來著,收視率好像也不錯。
或許阿婆劇在內地也是有市場的,只要選好了播出平臺?
印象中,播出時間好像都是下午吧,還是央視一套?
這項或許也有得搞。
......
喜歡我就想認真做影視請大家收藏:()我就想認真做影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