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全實拍在電視劇也不算多,光說這話,演員們可能難以理解。
李一白單獨又拿聶沅舉例子強調了一遍:“尤其是楊過,你的文戲武戲都多,要做好三天三夜不休息的心理和生理準備。”
“我沒問題,導演。”聶沅直接就答應下來,他為這部劇實在付出得夠多,光削骨就恢復了一個多月沒拍戲,事到如今了,估計讓他累死在片場都不帶後悔的,“我馬上著手開始調整作息。”
“好,好好休養。”李一白滿意點點頭,作息這玩意是可以靠訓練來搞定的。
他又把目標對準他最擔心的港臺二人組:“鍾老師,孟老師。”
“導演,您說。”這二人迅速回答。
他們本來還對李一白有些輕視,沒想到李導直接來了個下馬威,而且,這人說話似乎自帶一些不可違抗的氣場,讓人非常信服。
李一白道:“具體的細節咱可以拍的時候再說。但你們身上目前有一股,怎麼說呢,非常現代的“氣”,我需要你們磨掉他,至少要把這股氣藏起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人的氣場,是看不見摸不著但實實在在存在的。
對於演員來說,遇到和自己相近的角色使勁釋放就行,真正有難度的反而是收起來,國內能做到收起來毫無痕跡的,李一白第一時間只能想到“千面影帝”梁家輝和李雪建。
他當然不指望二人能做到那個地步,這部劇李莫愁和公孫止都只是反派,氣質上只需要能讓觀眾不出戲就行,剩下的部分可以自己現場知道完成。
孟,鍾二人作為演員,顯然很明白李一白的意思,稍微想了想就點點頭表示認可,:“知道了,導演。”
“好,辛苦二位,這幾天要是沒事可以參加劇組的威亞訓練。進組之前,有什麼問題隨時聯絡我。”
這二位在九寨溝沒什麼戲,主要的時間都集中在雁蕩山之後,只簽了倆月,這次會議之後基本各回各家。
李一白有些擔心,也不知道他們能否做到,提供了一個辦法:“我給你們交代個任務,原著至少讀三遍以上。能定製古裝的,也要定製古裝穿在身上,最好能稍微瞭解一下當時的民俗和文化,有助於你們理解角色。”
他說的這個辦法,要是內地專業院校畢業的演員,老師都應該教。
但香江的野路子就說不定了。
“知道了,導演。”二人欣然應允。
剩下的事情,李一白就不用了多談了,原版的兩位反派,除了身上帶的現代氣息出戏,其他地方都沒有什麼問題。
他倒是分外想念烏蘭寶音,這貨就是這方面的專家,不僅有古氣,還有古相。
如果有他在,可以花些時間好好訓練一下這二位。
可惜,烏導暫時離開了他......
李一白搞定這事兒,轉頭看向其他演員,就看到老胡正在座位上低頭和王落勇閒聊,老胡顯然是聽別人說話的一方,姿態在向老王靠攏。
沒辦法~
這小夥子就是可以在知乎上回答“演戲遇到老師是怎樣一種體驗”的那個人~
王落勇也是上戲的傳奇人物,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之後就去百老匯演戲。
01年被上戲聘為教授,巧了,回中國教的第一屆學生就是老胡他們班。
不折不扣的師生啊。
學生見老師,兩眼淚汪汪?
......
喜歡我就想認真做影視請大家收藏:()我就想認真做影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