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苗栗,三義鄉。
這裡是個平平無奇的地方,多山,出木雕。
除了緊挨新竹,唯一值得稱道的大概就是有一條臺鐵的老火車路線從此經過,這條鐵路頗具文藝氣息,現在廢棄,如果有人願意,可以在廢棄的鐵道上嬉戲打鬧。
這是大多數遊客來此地的目的,同時也是《五月之戀》劇組選擇這裡作為取景地的原因。
片場此刻非常熱鬧,一臺大型搖臂正在導演的指揮下不斷調整機位和運動路線,負責操作的搖臂員非常小心,因為他們面前是一座鐵路橋,橋架下方都是鏽斑,橋墩經過時間的腐蝕,已經被留下的鐵水染成鏽色,橋下面就是萬丈深淵。
這座橋就是演員們待會負責表演的地方。
所有人都很小心,當然也包括主演劉包子~
小姑娘這會兒正在給自己做心理輔導,雖然她不恐高,但這環境屬實嚇人,她強迫自己轉移注意力道:“媽媽,有沒有水?”
劉曉莉也看出自家小孩的緊張,從身旁拿出早就準備好的水,又拿出一把遮陽傘站在她身邊,替女兒遮住陽光,安撫道:“別怕,茜茜,路面很寬。”
“我知道~”小奶音看起來不是很在乎,“我不怕高。”
“茜茜可勇敢了~”突然傳了聲音。
“當然......啊,你怎麼來了?”劉包子還以為是他媽,腦子裡轉了一圈才聽出來是那個人,嚇得一下跳了起來,話語中都是驚喜,差點直接撲進他懷裡。
李一白壓住她的身子讓她坐回自己的位置,笑道:“我怎麼不能過來?”
李一白之所以在這裡,當然是刻意過來探班,也不算刻意,他在華研國際選完關於《仙劍》的歌,想起劉包子此刻正在臺北拍戲,距離不算遠,就過來探個班。
劇組選擇拍戲這個地方可夠偏的,好在劇組拍戲在當地是大事,他可以一路打聽過來。
具體的地址訊息,當然來自劉包子他媽,他轉頭給劉曉莉打招呼:“劉女士你好。”
“你好。”劉曉莉態度不算熱情也不算冷漠。
李一白微笑問二人道:“還有多久才上場?”
現在是快中午了,他看看劇組的除錯程度,估計要下午才開拍,因此也不算很急。
劉曉莉道:“我也不清楚,要不要我帶你認識一下劇組導演和演員?”
“不用。”李一白擺擺手表示拒絕,“我待會兒再自己和他認識吧。”
演員不用多說,陳柏林這等級的,他沒興趣主動認識。
導演嘛~
《五月之戀》的導演是徐曉明,港圈算是大佬級的人物,早期拍攝武打片比如《霍元甲》,《陳真》。
目前偏愛文藝片那一掛,《十七歲的單車》就是他製片的,自己現在還上手自己拍了《五月之戀》。
按道理他是應該主動拜訪一下。
不過吧。
文無第一,別人認不認識自己還另說呢,主動上去影響別人工作沒必要,他的目的是探班劉包子。
萬一是個陳凱哥似的導演,場面可就尷尬了。
他拉上劉包子,道:“走,壓馬路去~”
“壓馬路?”劉包子有些疑惑,“什麼叫壓馬路?”
這個詞,八十年代就有了,就是逛街。
不過,詞語通常和熱戀中的年輕人聯絡到一起,有一些曖昧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