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劍奇俠傳》的選角工作其實早就開始了,甚至大部分角色都已經定了下來。s
這個工作,除了主演,主要是烏蘭寶音帶著製片主任楊念笙在做。
選角這個工作,其實非常複雜。
影響最後結果的因素太多了,而且沒有上下限,往用心了走,可以全劇神仙選角。你要糊弄,只要主角到位了,剩下的觀眾也不太會仔細看。
不過,李一白在工作方面一向是對手下人嚴格要求,他帶出來的人自然也那麼點藝術追求,每個角色都選得認真。
《仙劍》整部劇,規模可比《水月》大多了。
有名有姓的角色,加起來有三十多。
像代表性的富商,姥姥,拜月教主,林天南,石長老都得格外注意。
劇組週期又短,把烏導和楊主任忙得腳不沾地,夜不歸家。
為什麼這麼忙?
這裡正好可以介紹一下選角是如何進行的。
一般情況下,都會有一個專業的選角導演負責,這個職位眼下還叫演員副導演。
要是在正規劇組,他們的第一輪工作也很簡單,就是在導演的帶領下先讀劇本,搞清楚人物關係和性格,這項工作一般情況下只有兩天的長度給你用。
之後就是單純的吃時間了,劇組會掏出一麻袋的演員簡歷扔在地上,就是字面意義的一麻袋,裡面有演員的簡歷,包括照片,介紹,單位,表演經歷的內容。
房間通常還有一面牆,牆上分別對應不同的人物。
選角副導演翻看演員資料,按照自己對角色的理解,找到合適的演員就打電話過去聯絡。如果對面同意了,約定好日期試裝,就把照片或者姓名放在角色後面作為人選。
每個角色的名單都不會太短,如果不能直接定下來,起碼得交給導演三個替選目標,依次排列。
這個事情,要是熟手可能一週就能完成。
生手,或者沒天賦就麻煩了。
要是導演不滿意,就得重複重複再重複了。
就是到了最後,已經和演員商量好了檔期,定下角色,簽好合同,你腦海裡也得保留幾個備選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變卦。
由於工作太過複雜,週期又短。有時候,甚至劇組已經開拍了,有些角色都沒有定好,這就需要導演和劇組隨機應變了。
客觀點說,中途換角這件事基本上每次拍戲都會發生,嚴重點的換個主角也不是不可能。
介紹完,其中一個因素非常值得注意:演員簡歷其實是劇組提供給選角導演的。
所以,每個劇組的選角渠道不一樣,效果也大相徑庭。
要是在好萊塢,這個渠道會由當地的演員工會提供,職業選角副導可以直接從全國的資料庫裡面挑人。
國內嘛,沒有工會,也沒有職業選角導演這個工種。
因此,業內的製片廠不提,聰明點的公司都會建立自己的演員資料庫。
之前李一白去魔都的時候不是特意登記過當地話劇院的演員花名冊,就是為了此刻能發揮出作用。
話劇院,別的不說,有實力沒名氣中老年演員真是一抓一大把。
這次負責選角的楊念笙就是山西話劇院出來的,娛樂圈宣告不顯,但其實是拿過話劇表演梅花和金獅獎的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