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典這事兒,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國內電視節目的精細化,使得2003年在電視行業編年史中都有一定地位。
擁有電視機的老百姓本來就在變多,這次又停留了這麼閒在家的觀眾,當然會促使電視臺把節目細分,以迎接更多的觀眾。
受眾範圍最廣,影響最大,最典型的當然還是電視劇。
在之前,電視劇是沒有專門的劇場什麼的,也沒有仔細研究,你愛播不播,每個電視臺播出什麼自己決定。
之後,從皖省衛視開始,全國的電視臺都進行了改革。
皖省衛視明確設立每天的電視劇播出劇場,根據調查,把他們分成八個時段,分別針對不同群體.
看樣子,這家衛視當時準備以電視劇為長期競爭目標,成為大臺。
雖然這個目標後來沒有實現,但造成的影響不會消失。
所有電視臺迅速跟進,都開始模仿他們設立劇場。
同時,福南衛視提出了“鎖定全國、鎖定娛樂、鎖定年輕。”的理念,為後來確定“快樂中國”這個明確目標提供基礎,重點鼓搗了《快樂女聲》這一超級爆款綜藝——這個選秀節目的影響之大,讓廣電直接下達了選秀禁令。
改變很大的還有央媽。
從2002年開始,央視開始實行的收視率“末位淘汰制”,效果.......只能說誰都有個轉型期。
2003年,飛典使得這個進度迅速較快——全國電視人迎來春天,收視率好,轉型當然會容易很多。
比如《百家講壇》,有《易中天品三國》那個。
這是個收視率墊底的節目,轉型後,欄目組也開始發力了。降低節目內容的難度,成功讓學術和傳媒破圈,變成了讓普通人也看得懂的科普小講堂,風格也偏向風趣幽默。帶來的影響就是收視率迅速上升,在年輕人當中非常知名。
甚至後來欄目衰落時,欄目組為了挽救收視率,還有人想到了把開場音樂換回03年淺藍色背景開場音樂這種辦法。<也叫解決方法,不是蒙著眼騙自己嗎?
除了單個欄目,大的頻道方向也趁此良機在大刀闊斧的調整。
央媽綜合頻道,也就是一套,開始整合吸血),把其他頻道開發出來的好節目都弄到自己頻道里播出,比如《藝術人生》,《幸運52》,《開心辭典》,《同一首歌》,主持人李勇,朱君,王曉丫的影響力放當時都可以當明星使了。
同時,綜合頻道也開始把原屬於自己的一些節目挪走,代表性的就是新聞欄目~
之前的新聞分散在各個頻道,這年所有人都關心飛典,央媽單獨設立了單獨的新聞頻道全程跟蹤,把新聞欄目都挪到新聞頻道去了,《東方時空》,《面對面》還採訪了後來發揮巨大作用的鐘南杉院士。
到這件事結束,新聞頻道已經正式確立開播。
好像說遠了,總之,整個事件對於影視行業影響很大,非常大。
電視劇紛紛設立劇場,電視臺採購電視劇的需求會變大很多。
給05年開放民營影視公司拍攝資格也打下了一定的伏筆。
......
和同行相比,《水月洞天》算是幸運的,後期工作在東陽進行。
特效製作在魔都,兩地相隔兩百多公里,製作完畢的素材運過來不算太遠。
基本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除了注意帶口罩沒別的。
在北平的製作方就慘多了,這個地方是重點防護區域。
能待在家都待在家,交通上差不多處於中斷狀態,即使執行都是防護嚴密的。
大鬍子......這倒黴催的又一次開始愁眉苦臉之旅,
行業的資金回籠跨度就比較長,這下子更是雪上加霜。
《永樂英雄兒女》拍攝中遭遇這種事情,只能停下,劇組所以成員在賓館待命,白養一幫人,製片成本急速拉昇。
《天龍八部》的後期工作也停了下來,東西運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