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當下的大多數採訪,這次對話格外真誠,就像朋友之間的對話。
吳明已經做好了功課,隨意笑問道:“李導,這個問題之前已經有人問過了,再問一次。當初為什麼選擇做《水月洞天》這樣一部戲呢,這個題材現在還是比較少見的,畢竟當下的主流仍然是現實主義題材。玄幻武俠這個劇種將來發行的時候可能會面臨一定壓力,而且這部劇的投資還不小。”
他這個問題,一是問為什麼不做現實主義題材,二是問為什麼不繼續做傳統武俠。
李一白笑道:“其實現實題材和我們並不衝突,觀眾愛看真實的世界,也愛看充滿奇異能力的世界,只要戲的內容精彩,人物吸引人。你想想,去年的《風雲》不就大獲成功嗎?”
“我的確接到了許多本子,但基本都是傳統武俠,我暫時做累了。一直重複一個題材,對導演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訊息,非常容易拍出匠氣,難以突破自己。”
“而且,隨著工作強度的增加,我們的市場上會需要更多可以讓人放鬆,充滿想象力的作品。”
其實國內現實主義題材的衰落和娛樂大環境也是分不開的。
人們工作忙碌,節奏變快,休閒的時候自然會更願意選擇那些看起來輕鬆一些的東西。
反之,人平時過的輕鬆,自然願意看嚴肅向的東西。
當然,這只是個大趨勢,你要是作品質量爆表,自然所有人都喜歡。
吳明抓住了他話語中的一個點,馬上追問到:“這麼說,你很看好這個劇種的潛力?或者說,你認為這個劇種將來會有更多的電視臺願意購買?”
“嗯。”
李一白道,“基本上是這樣的,我認為我們的電視劇未來會呈現出一個百花齊放的趨勢。不僅有我們的玄幻,還會有更多之前沒有的題材。”
現在的電視劇題材,基本上是古裝正劇,古裝喜劇,武俠改編和現代涉案劇佔主體。
從風雲開始,的確有越來越多的高武玄幻劇出現,這是他前世的經驗,並不是胡謅。
“難道,真和外面報道一樣,這部劇是因為《風雲》才開始做的?”
吳明此時挑了一個有針對性的問題,然後饒有興趣地看向李一白,等待回答。
《風雲》,這部特效劇在眼下對觀眾的衝擊力很大,重播率相當驚人。
都過去大半年了,現在還在一些衛視的黃金晚八檔重播。
製片方也明白自己的地位,沒有賣出過中午時段的版權。
他們只要一賣,晚間檔也立刻不值錢了。
李一白拍戲這段時間,外面的報道已經把《水月》說成跟風之作了。
還有人批評內地的導演不思進取,只知道模仿人家。
不過他並沒有出去闢謠什麼的。
只要能增加熱度,媒體說什麼都無所謂。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實際一播出,觀眾自然明白完全不一樣。
今天這個時機還不錯,自然可以回應一下。
“不是這樣的。”李一白道,“我們這部劇的靈感來源其實是電影《哈利波特》,還有英劇《神秘博士》。但也只是靈感,世界框架,劇情,人物設定都是我們自己的創作。”
“這個靈感是很早的事情。大概在,嗯,兩年之前吧,我在拍《蕭十一郎》,製片人江雪柔就跟我說過這個事兒,定下了專案。”
“中間這段時間的等待是因為特效技術不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