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沒提時間,這會兒其實按新曆已經到了2003年。
他趕回學校,其實是因為這邊也要開始放假了。
在原來的世界《天龍八部》的殺青時間是1月底。
這次李一白主導,拍攝畢竟順利,一月上旬就完成了。
馬上就要歡慶新年,全國人民都得放假。
李一白本來的打算是趁著人還在,先把畢業短劇的劇本縷順了。
沒想到回來盡是顧著吃吃喝喝,正事反倒忘了。
也不能說是損失。
畢竟,是工作還是生活重要這個問題還要看個人。
《天龍》後續的剪輯工作,他現在開始其實能做了。
但大部分需要等特效鏡頭到才行。
李一白和大鬍子一尋思,索性放一放。
正好,去年拍攝的《射鵰英雄傳》也開始要進入宣傳期。
這個時間不會很長,但週期不短。
原因是運作。
.......
《射鵰》的商業運作方式和《笑傲》是完全不一樣的。
《笑傲》的製作方是央媽和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
發行都是央媽在弄。
內地版權拍完就以一個固定價格賣給央視八套。
同時在一年一度的央媽招商會上賣廣告,立刻就賺個盆滿缽滿。
後續的重播也都是央視這個大平臺。
壓根沒有地方電視臺指染的份。
海外發行則是國際電視總公司在負責。
平臺靠譜,又有全墉這個全世界範圍內流行的ip,賣起來不要太容易。
輕鬆覆蓋了港澳臺,日韓,新馬泰這些傳統的大儒家文化圈範圍。
遠一點的還包括中東地區的半島電視臺和阿美利加的華人電視臺。
這種發行方式,可以說對製片方和演員來說都是大大的利好。
所有的後續的宣傳工作都不需要他們操心,最多上一輪央視和幾個入口網站的訪談就行。
一了百了,人人省心省力。
而《射鵰》,製片方就是音像社和慈紋。
沒有背靠電視臺,少了很多資源。
自然也意味著播出時的平臺不再受限制,央媽要播也得和其他人競爭。
於是,有很多地方衛視和地面頻道聞風而動,都盯上了這塊肥肉。
電話打個不停,出品方的馬忠駿,鐵坲,蒲樹琳,大鬍子樂在其中又不厭其煩。
李一白也能接到透過各種渠道打聽到他電話的購片方諮詢這劇的播放權。
各方人馬爭相搶奪,出品方的人意識到了裡面的商機。
馬忠駿把所有投資人集中到一起,開了一場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