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李一白有一個朋友開玩笑。
說大草原上的風景無非不過幾樣。
遠看全是草,但近看全是牛屎和毛毛蟲。
這次來大草原,毛毛蟲他沒有看到。
但的確,隨時都能遇到小孩高的牛屎,一粒一粒茴香豆似的羊便。
還有谷堆般的馬糞.....
走路都得小心中了襲擊。
這讓李一白印象深刻,心說這地已經夠荒涼了,依然有許多人放牧。
古時候的北方遊牧民族生存環境有多惡劣也就由此可知。
他對大漠苦寒這四個字有了新的感嘆。
心說只要有能力,恐怕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都會想著擴張。
這是遊牧民族世世代代的念想,蒙古帝國算是算是實現這念想的人之一。
好在,他們這次來烏蘭布通只是初勘,所以只住了一天。
第二天,全體人員就急急忙忙踏上了北平的路程。
......
車上,李一白想起了之前的風沙,道:“張導,製片預算裡能扣出一塊布的錢吧?”
張記中此刻顯得有些疲憊,正在副駕駛上眯著眼睛,似睡非睡。
作為劇組的戶部尚書,他對“錢”這個字敏感到了一種境界。
聽到李一白的話,打了個激靈,睜開眼睛。
他剛醒,有些迷糊,不知道李一白是什麼意思,沒好氣道:“你要一塊布幹嘛啊,自己去買唄,找我做什麼?”
不過他馬上就清醒一些了,意識到李一白不是這個意思,望向他等待解釋。
李一白張張嘴指了指外面:“這沙可不得了,你想想這地兒拍戲沒張布能行嗎。”
鬍子聽到這話,開啟車窗,任風吹進車裡。
過了一會兒,他取下臨時買的帽子抖了一抖。
這帽子剛帶沒一會兒,已經能抖下一些沙粒。
瞧這情形,沒這塊布確實是幹不了工作。
“老楊,記一下吧,提前備好,開機那天劇組成員都給發一塊。”
他對第三排的製片主任楊念笙道。
具體工作都是楊念笙在做,他只負責發號施令。
“知道了。”楊念笙拿出一個筆記本,取下墨鏡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