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還有老謀子的《英雄》。
他在裡面演趙國那位老館長,就是紅色背景下,萬箭齊發下讓學生專心寫字那位。
哎,劇組的這幾位老爺子讓李一白一陣感嘆。
他重生前,大多數老者都駕鶴西去了,就連現在看起來十分勇壯的塗門都已是滿頭白髮......
“走,去老師那邊吧,要準備站位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郭縉宇過來叫他。
這場戲場面非常大,群演幾十人。
再加上各大門派掌門,幾個主角。
所以需要提前畫設計圖,先確定機位,然後把每個人的位置都安排好。
“來,先確定機位。”黃建中安排道。
這個場地由三部分組成,中間的演武臺,兩邊分別是一座巨型鼎和一座古建築。
劇組以中間的演武臺為基準,爭取讓兩邊的建築也能在鏡頭上體現。
特別是那古鼎,構圖好了肯定是一絕。
他們布機位的時候,武戲組也在搭人工吊威亞。
這個地方在山頂,吊車上不來。
但武戲非常多,劇組只要發揮創造力,用做搖臂的方式做了一個吊威亞。
這種吊威亞就像魚竿,極其不穩當,需要兩組人才能操作。
一組人負責拿住魚竿的一頭,把那頭死死地固定在地上。
魚竿的另一頭就翹在天上。
鋼絲就像穿針引線般透過魚竿翹在天上的那頭,形成支點。
演員和另一組人就像兩條魚兒,你下去我就上來,你上來我就下去。
這樣演員就能飛起來了。
等武戲組搭好吊威亞,李一白等人也已經選好了機位。
黃建中道:“你們等等,過來......”
他也有自己的私心。
自從收下李一白,他就感覺又多了份責任,需要想辦法提升這兩人的水平。
布機位是比較有技術性的活,所以黃建中親自帶著他們做,希望二人能學到東西。
但接下來要拍攝的這場文戲沒有什麼劇烈的感情衝突。
不需要指導,沒什麼技術含量,也不太需要執行導演。
所以他做主,讓二人動手實踐,給他們派了一些雜戲全當練手。
最後負責檢查質量就行。
......
喜歡我就想認真做影視請大家收藏:()我就想認真做影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