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嶽不群也在場。”
說到一半,張記中先是停了一會,像是在思考什麼。
之後,他把話題轉到另一件事上,解釋道:
“我們要搞清楚令狐沖會做什麼樣的事,不會做什麼事。首先要分析一下他這個人的性格。”
眾人若有所思,令狐沖到底是怎樣的人?
“首先,他是放蕩不羈的。嘴上沒個把門,不知輕重,會說一些外人覺得很不好的話,同時不看中名利和外物。”
“但是......”這句話吊足了其他人的胃口。
“他的放蕩不羈主要體現在身外之物上,他可以對錢,身份,權力一點不在乎。”
“但他一定會在乎小師妹。師孃師傅,和華山師門。這一點直到原著小說最後也沒有改變。”
“在這個時間段上,他心中還在意正邪之爭。”
“而具體到金盆洗手大會這個場景。
嶽不群和華山派的人在場。
我們要思考一個問題?他會不會當著嶽不群的面去救劉正風?”
問完這句話,張記中停了下來。
黃建中等人都在想這個問題。
李一白和令狐沖在這方面的性格差不多,試探回答道:“應該不會。
令狐沖並不是不在乎所有東西,他只是在乎的東西和別人不一樣。
他最在意的是情,對小師妹的感情,還有和嶽不群,甯中則的。
他是個孤兒,從小漂泊。
師傅師孃收留他,教他武功,給他關愛。
所以在他心中,甯中則是他的母親,嶽不群是他父親。
這種感情,除非有一件事讓他們徹底決裂,否則應該是不會改變他的想法。
這也是令狐沖在思過崖上和小師妹有意親近又不敢的原因。
也是他因為小師妹消沉一段時間不練武藝的原因。
也是他後來之所以會潦倒落寞,借酒澆愁,甚至主動求死的原因。
他最在乎的東西,反而得不到了。
所以才會徹底放浪。
洗手大會上,嶽不群如果不在場,他或許會由於劉正風,曲洋二人的曲樂之情上頭。
混不吝地當著恆山派,青城派和眾多正道人士手下救人。
但嶽不群在場,他不會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