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講講,講講。”
劉亭作也發出聲音。
他的長相很普通,但嗓音很有特點。
平時有些低沉,但人一興奮起來就會變得尖銳。
通俗點說,就是公鴨嗓。
這種嗓音當主角是很困難的,但是演配角,會很受歡迎。
普通觀眾看電視劇的時候都喜歡主角配角聲音不一樣。
最好都有辨識度,有特點,看起來也輕鬆些。
當時的劇組也明白這個,能本人配音的幾乎都是本人配音,就是為了錯開語言相似感讓人串戲。
這樣就算都是標準普通話,也會因為個人說話習慣,臺詞落音的重點,抑揚頓挫的語調而有所不同。
實在有配音的,都會請一些嗓音獨特的人做配,調劑一下。
不過這種情況後來有了一些變化。
往後的日子裡,很多情況下換了電視臺,你還能聽到同樣的聲音,讓人覺得自己是不是沒換臺。
國內的配音演員非常稀少。
一大幫子沒空去現場演戲的。
數著1234,1234演戲的。
壓根沒有一點臺詞功底的。
或者在大陸混了十幾年還沒有“學會”普通話的港臺“演員”.......
這些人都指望著這幾個有限的配音演員配音,當然多元不起來。
甚至同一個配音演員變換聲線能在一部劇裡大大小小加起來配十來個角色......
有一句話可以很好的說明這個問題:配音演員都是怪物。
你能想象到海綿寶寶和“我要打十個”的葉問是同一個人嗎?
再加上《水月洞天》裡的童戰,《陸小鳳傳奇》裡的花滿樓,《隋唐英雄傳》裡的羅成呢?
還有國窖1573。
這幾個人,加上廣告的配音演員都是西川人藝的陳浩老師,人送外號“能打十個的海綿寶寶”。
再打個比方,你能猜到哆啦a夢和大熊其實都是女生配的嗎?
如果能猜到,那你能猜到哆啦a夢和《仙劍奇俠傳》裡的趙靈兒是同一個人嗎?
在加上英雄聯盟裡的皮城女警呢?
她還是《聖少女》裡的比丘芽美同學,《圍棋少年》裡的方百花。
高媛媛版《倚天屠龍記》的周芷若,《至尊紅顏》裡的武媚娘。
這些角色都出自於葉曄老師之口。
這還沒有提到阿杰,邊江和程玉珠。
伊利丹的那句“你們這是自尋死路”和豬八戒:“嗯,猴哥。”其實是同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