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正午。
李一白拖著一個旅行箱,站在北平街頭環顧四周。
2000年的北平,和未來比,要說有什麼差別。
大概是樓不夠高,房不夠新,人不夠多。
街上行駛的汽車也稍顯老氣~
沒關係,這樣的局面也在改變。
即使是傳統意義上的新年。
街頭仍然可見到幾十米高的塔吊,它們正不知疲倦的將一種材料搬運到另一個地方。
而地上的工人正等待他們所需的東西。
工地上熱火朝天。
北平,就像它的祖國一樣生機勃勃。
這副景象直到多年後也不會有太多的改變~
一股冷氣襲來,他才注意到除了加班加點的工人,大街上也沒再有幾個人。
自己才是特例。
李一白收回自己的目光,開啟旅行箱,掏出一件外衣給自己套上。
又順手從兜裡掏出一個手機,撥通電話,發出求援訊號。
同時朝遠在一公里開外的石門走去。
還沒自我介紹~
李一白,男,北平電影學院99級攝影系學生。
身高一米七九,無不良嗜好。
二十歲,出身於平凡家庭。
瞧,千禧年。
一個學生能用上手機,你應該知道他有多平凡。
長相嘛,和他的家庭一樣平凡。
參考年輕時的金成武就行~
......
“嘟,嘟,嘟...”
電話裡傳出了等待接通時的盲音。
“喂。”那邊很快有人接了電話。
“是我,在哪呢?”
接電話的人顯然聽出了是他,問道:“家呢,有什麼事?”
李一白道:“今天是什麼日子?”
“今天是你的生日?”
這位朋友的腦回路不太正常,直接唱了起來。
李一白也不是什麼安穩的主,心裡接了下去:“我的祖......”
心裡是一回事,嘴巴上又是另一回事。
他回答很嚴肅:“我在薊門橋下邊,產權局這塊,來接我。”
電話那頭是他的老朋友,李一白沒有客氣。
掛完電話,他給自己的手呼了口氣,繼續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