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揚帶著金吾衛出現在偏街上,我心中便穩定了幾分。
這說明,朝廷有意識在管制兩國民眾的衝突,以免兩國衝突矛盾進一步升級。
如此一來,李承旭在北境的安全便也能得多一分保障。
可是,照方才崔揚的反應及他所言,他領了金吾衛的差事可能有李承旭的有意安排。
雖能想成這是李承旭的提前預見,但也側面說明事態並不簡單。
街上圍著赤炎商客的大鄴百姓,情緒激憤,金吾衛的出現並不能一時將他們的情緒穩定下來。
唯有將那被圍困受傷的赤炎商客拖出重圍。
近來,京城似乎並不缺乏能以一言煽動眾人情緒者。以往,聲討盧敏及盧侯爺時得見,而今,聲討赤炎扞衛大鄴百姓安樂的亦大有人在。
“赤炎已是公開挑釁,難道朝廷還要忍氣吞聲,與私自毀約的赤炎討和?”
金吾衛只是呵斥他們,未曾拔劍出鞘,意在驅散,以免聚眾,更生事端。
可是,很明顯,人群中有操縱輿論風向、意圖煽動民憤的人。
“我大鄴自先帝以來,何時受過這樣的屈辱?和談本已滅大鄴大國志氣,現在大鄴明顯受了赤炎欺壓,朝廷竟還意圖驅散我等,保護赤炎賊人?這般奴顏婢膝,難道朝廷有些人要去舔赤炎人的腳底不成?”
“我大鄴男兒何時怕死?寧戰死,止和談。”
“寧戰死,止和談。”
……
本已被驅散的民眾,此時又有聚集之勢。
方才情緒激憤大聲發言相互呼應的幾人,看民眾回聚,聲音更是激昂,嘴中“寧戰死,止和談”的呼號,逐漸有民眾聲援。
崔揚帶來的金吾衛,明顯已無法控制此番局勢。
崔揚本將我與珍珠送出了街口,可局勢愈加嚴峻,便也顯出急色。
“看來,我還得增派人手。此事若是鬧大,京城治安不穩,恐還會滋生更多事端。”
我們已是遠離人群,崔揚便告辭離去。
“崔揚。”
崔揚剎住腳步,急轉身來。
“嗯。你……可還有事?”
本有些猶豫,但是預感這般強烈,恐也有幾分依據,便也想著給崔揚一句提醒。
“我看那人群中說事煽動的主要是那幾人。他們看起來不像是普通民眾,有可能是有人有意安排。都說擒賊擒王,你不妨先從那幾人下手,先穩住局勢要緊。”
崔揚沉眼思索須臾,點頭認真說道:“好,我知道該怎樣做了。”
說完,淺笑轉身離去。
總感覺這番“輿論戰術”,與之前聲討盧敏與盧侯爺的有幾分相似之處。但細細想來,卻感覺這背後恐還有更大的陰謀。
難道,奪嫡之爭,也已經提前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
此生不知為何,我總是如此經常來這彥王府。
原著中鄭尤旦總是為尋盧敏而來,我似乎多為他人它事而來。
盧敏的離開,似乎並未給金碧輝煌的彥王府帶來變化。大門處兩座大石獅子依舊傲世往來行人,門樓碩大的紅燈籠依舊鮮紅奪目。
變的,可能唯有看門的門房。如今,已經不再是那個晚晴一聲令下,將我攔在門外的門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