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早朝之後,大山再次帶回從宮中傳出的訊息,再次印證了我這個不成熟的猜想。
果然,皇帝才是這廟堂之高最佳的博弈棋手。
議政殿數丈寬,而殿中所商議之事卻對天下牽一髮而動全身。
朝會上,皇帝婉拒了郡國公辭官歸隱的請求,也沒有收回先皇賞賜的“尚鞭”。因郡國公與郡國公府嫡小姐皆是此事的受害者,雖是因人誤導鞭斥錯了人,卻也不足為重罰。故,收沒郡國公府的京郊一處莊園轉贈寧王與郡主,權當賠禮。
彥王妃傷了郡國公府的小姐,犯下大錯,盧侯爺教女無方,本應受過;但念盧侯爺為國征戰,戰功赫赫,彥王妃做此惡事侯爺也並不知情,故鞭刑減半,代女受過。
彥王身為丈夫,未能指點妻室,管束後宅不力,故罰俸一年,暫停監國一職;
彥王妃盧氏,蓄意傷人,又栽贓陷害,婦德有虧,德不配位,故降為彥王側妃,禁足府中,靜思改過;
郡主受人陷害,寧王代女受過,兩人父慈女孝,實則為天下父女之典範,故賞黃金千兩,皇家別苑兩處,以示嘉獎。
......
皇帝的賞罰,明面上是彥王妃與侯爺捱了罰,彥王失去了皇帝的重用,郡國公雖有罰但仍受皇恩重用,我與寧王老爹受委屈得到了補償。
但是,暗地裡只不過是,最近彥王盧侯爺一派在朝中的勢力一時無二,朝中之人望風倒向,皇帝又趁機重新布了一下棋局。
這場因“我”而起的風波,像是已經塵埃落定,實則,是下一場風暴醞釀的開始。
只是害慘了寧王老爹,白白地險些賠進去了半條性命。
看著桌面上的勾勾畫畫,我再次在腦海中對現實已經發生的事情以及原本小說中的情節,進行篩選和整理。
不管是盧敏懷孕、被貶為側妃,還是齊王封府外住,都說明如今的情勢發展已經開始偏離了原本小說的某些情節設計。
那,是不是說明,我“鄭尤旦”的命運之線也可以轉變?
想到昨夜秋華殿上,齊王舉杯看我的眼神,我不禁打了一個寒顫。
小說情節也許會變,但是人設應該是不會變的。齊王這個小說中“笑面虎”般存在的冷酷皇子,我該如何逃離他呢?
手邊習慣性地抓起一塊糖餅,入口皮脆餡多,甚是香甜,糖餅盒子也很是精美,送這糖餅與盒子的人,也甚是......
中秋宴後不久,便是這三朝元老崔老丞相的六十大壽。皇帝親自命宮中尚司赴丞相府中協理操辦。
此般受皇上恩典,奉命辦壽宴的榮光,崔老丞相可是這朝中的第一份。
京中政治嗅覺靈敏之人,都紛紛開始從這件始終嗅出皇帝的心思。彥王一派剛剛失勢,皇上就著人操辦齊王的外祖的大壽,這是不是說明,至今仍在宮中未曾封府另住的齊王,將是這皇宮裡入住東宮的重要人選?
看著這崔丞相府前絡繹不絕到來的華麗車馬駕,看來這往後的崔丞相府的門檻,可要被這些個達官貴人們每日裡的拜訪給踩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