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完整的故事,吳茜有種被噎住的感覺。
說話也不是,不說也不是。
最後她只能默默低下頭,一言不發學習做木工活。
老木工的師傅真的是壞人嗎?倒也沒辦法如此清晰的下定義。
畢竟壞人要是失手傷害了某個人,他根本就不會心懷愧疚,也不可能花大半輩子的時間去彌補自己犯下的錯誤。
更不可能到臨死前還咽不下那口氣,惦記著傻子小夥。
可是說他不壞,他卻因為隨手一個動作,直接回去一個年輕帥小夥的大好年華。
若是仔細去追究,這個小夥子的家人,或者是心儀物件又會因為這件事遭遇多少打擊?
而且他這種唯我獨尊的性格,想來也不只是只傷害了一個人。
老木工當年還不是對他師傅又恨又怕,到現在提起師兄,心裡都會犯怵和遺憾。
可以說這起悲劇的發生,和木工師傅極其火爆的個性脫不開關係。
往小了說,是他這個人的為人習性,造成了許多人的悲劇。
可往大了說,他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習性,和當時社會的侷限性,還有主流觀點脫不開關係。
別人都這樣做,他也這樣做,有啥不對?
王天陽在心裡將老木工的話過了一遍,默默嘆息。
他覺得故事裡的幾個人都有種被命運捉弄的感覺,有種無法從泥潭中掙脫的無力感。
不過轉念一想,要是那時候的人就有現在這樣先進的觀念,任何人的人身安全不受到保護,不容侵犯。
如果,師傅打徒兒天經地義這樣的觀念沒那麼深入人心。
或許一切都將發生改變。
王天陽覺得,現代社會公司與員工之間的關係,和老木工故事裡師傅和徒弟的關係非常相像。
只不過雙方面臨的問題不同,需要去改變的觀念也不同。
這個短短的故事,突然讓他們這條影片產生了一些奇妙的化學反應。
原本不存在的主題突然昇華,搞得大家都有些措手不及。
他們都沒有再說話,安安靜靜製作著木工活。
等到影片拍完,王天陽讓攝製組集中在一起開了個小會。
他們需要拍板決定,新影片到底是按照原本分鏡的想法進行製作,還是圍繞老木工口中的故事進行製作。
按照分鏡製作的話,相對來說有些中規中矩與王天陽之前釋出的影片區別不大。
但影片從頭到尾看下來,既輕鬆,又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