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他死去的母親劉氏四娘受一群餓鬼折磨,目蓮用缽盆裝菜飯給她吃,結果菜飯卻被餓鬼奪走。
目蓮向佛主求救,佛主被目蓮的孝心感動,授予盂蘭盆經。
目蓮按照指示,於七月十五日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捱餓的母親終於得到食物,擺脫了惡鬼道。
為了紀念目蓮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蘭盆會”,超度一眾亡魂。
王天陽之所以選擇這個曲目作為中元節的代表,其實是想向大眾遊客們傳達隱藏在這個節日背後的意義。
其實,在清末民初之前,中元節一直都是華夏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節日。
那時候的人們,會在這一天慶祝秋收,祭祀先祖。
每年的中元節,不僅皇帝會取消宵禁,人們更是會攜家帶口出門遊玩。
節日當天,紅燭搖曳、火樹銀花,非常熱鬧。
傳聞在這一天,鬼門關大開,所有在地府飽含飢餓的鬼魂,都可以回家和親人團聚,領受香火。
而那些孤魂野鬼,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只能在街上游蕩。
於是,有很多華夏人會在中元節於路邊燒紙、擺上飯菜,讓他們吃上一口飽飯。
“死亡不是終點,遺忘才是。”
這個節日,不僅是對親人和祖先的緬懷,還體現了華夏人骨子裡的溫暖和善良。
在路邊燒紙的習俗,仔細想一想,真的十分暖心。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傳統留下,是因為華夏的老百姓們擔心那些孤魂野鬼被人遺忘,沒有飯吃。
曾經在網路上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
“其實當你真正明白這個節日的時候,證明你大機率有至親已經永遠離開了你。”
王天陽每每想起這句話,都忍不住心中惆悵。
在翻閱各種資料之後,他認為這個節日,是華夏人最不該遺忘的節日!
然而在近現代,中元節不斷的被妖魔化,變成了人人避諱,不願意談及的“鬼節”……
現如今已經有很少人知道,中元節的各種習俗,究竟為何而設。
這個節日背後的含義,又代表著什麼。
王天陽希望,能夠透過這一次的活動,讓大家明白,中元節背後的一切。
他先是用年輕人喜歡的形式,給中元節做了一個有趣的包裝。
但是當遊客們深入瞭解這些表面上看起來十分恐怖的故事設計之後……
迎接他們的將是一個個溫情而動人的真相。
喜歡貓老大的桃花村請大家收藏:()貓老大的桃花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