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時間裡,陸陸續續有人在群裡發訊息,說他們碰到了奇遇。
有人幫著村民搬東西,被塞了好幾枚銅幣。
也有人走在路上,撿了個傳單,附贈兩個銅幣。
傳單上面寫著:
五爹臭豆腐即將開張,昔日悍匪為何洗手做羹?敬請期待!
還有人在路上,被一個渾身腱子肉的男人攔住,對方靦腆地邀請他七夕節去縣裡看錶演。
“救命。我遇到了一個特別漂亮的姐姐,穿著長袖戲服,仙氣飄飄!她看起來好像特別傷心,從小巷子裡唰的一下就飄走了……我和朋友看到漂亮姐姐掉了個荷包,想撿起來過去還給她,結果人一下就不見了!有沒有人見過這位漂亮姐姐呀?線上等,急。”
“哇。這些活動小彩蛋聽起來都好用心啊!感覺好好玩的樣子,怎麼我就沒碰到呢?”
“啊?咱們碰到的這些怪事原來都是活動彩蛋嗎?”
“基本上可以確定,只要和銅板有關……或者對方提到乞巧節廟會,百分百是彩蛋!”
“原來是這樣嗎?我剛剛碰到一個很瘦的小女孩,看起來很可憐的樣子。她跟我說,她是一個什麼雜技團的人,他們那個團有好多人都是孤兒,從小就訓練學習各種高難度動作,賣藝生存……我和朋友看她可憐,本來想給她捐100塊錢,結果別人不願意要。說是讓我們去廟會看他們表演。”
“啊啊啊!怎麼你們都遇到了?我今天在外面晃悠了一圈,狗都被我嚇跑了幾隻,毛也沒遇到!”
微信群裡,越來越多人踴躍發言。
大家都很激動,畢竟這樣的事,他們從前從未遇到過。
即使知道他們這些奇遇都是表演,可大家依然都覺得十分興奮。
與此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新人加入了群聊。
他們這個群原本只是在機緣巧合下建立的貓老大粉絲交流群,整個群只有幾十號人。
他們也只和群裡的人來往比較密切,與其他遊客聯絡並不多。
可是因為乞巧節廟會的預熱活動,原本不怎麼熟的遊客們,迅速變得熱絡起來。
走在大街上,經常能遇到有人攔著他們問。
這是怎麼一回事?
銅板有什麼用?乞巧節廟會是什麼?這個廟會在哪裡開呢?
後來大家知道有這麼一個交流群,紛紛踴躍的想要加入。
有個群多好啊!大家可以直接在群裡交流資訊,搞懂這些彩蛋是什麼意思。
而且還可以在群裡分享自己的奇遇經歷,和大家一起樂呵樂呵炫耀炫耀)。
當然,除了在群裡發以外,遊客也在不遺餘力的在各大社交平臺上炫耀他們遇到的彩蛋。
一來二去,居然還真在網路上引起了小範圍騷動。
網友們在羨慕的同時,也對乞巧節廟會十分感興趣,提出想要親自過來體驗一番。
不過因為這次活動舉辦的有些倉促,很多人知道訊息時,距離七夕已經只剩一天時間。
距離較遠的網友,一算時間,別說是去體驗彩蛋,就連廟會也夠嗆能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