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這次影片確實拍得很不錯……能一舉突破曾經的最高點,並不稀奇!
群裡閒聊了一陣之後,劇組那邊似乎有什麼事情,進入工作狀態,很快就同步失聲。
王天陽等了等,見沒有人回話,於是開啟手機刷了起來。
他發現,短影片app的熱搜榜上,他的新影片已經到達了首位。
這代表他的影片很快也將重新迎來開屏推送,到時候所有開啟這個軟體的人,都會第一時間看到他的影片。
與此同時,微博的熱搜榜上,前10的詞條,基本都與他的新影片有關。
“撿菌子。”
“野菌子到底有多好吃。”
“鄉下生活。”
“鄉下真的很快樂!”
甚至還有一個非常離譜詞條:
“蘇銘志和狗比賽。”
所有熱搜詞條,全部都是網友們自發頂上去的。
每個詞條點開都能看到網友們在裡面活躍的激情發言。
而王天陽自己的影片,各項資料也都在持續飆升。
他的手機響個不停,後臺提示隔個幾秒鐘就變成99+,誇張到王天陽都有些麻木。
許多吃過野菌子的網友在各大社交平臺現身說法,親自訴說他們吃野菌的經歷!
“我室友有個滇南的,大二帶了罐她家裡邊自家上山採了自家做的雞樅菌,味道真是一絕,泡麵裡邊加一點給泡麵提升了好幾個等級,真的好吃,還有家裡給她寄餌絲,比泡麵健康好吃!
然後還帶著我們寢所以人愛上了單山蘸水我大一大二極力拒絕,大三已經成必備蘸料了,最愛搭青芒)總之滇南好吃的是真的多,不怪她們愛家鄉的食物。”
“曾經去過一次滇南,那會菌子還沒那麼貴,然後在那種小的菜市場看到好多在就地賣的,問了一家,那大娘直接回答我:外地人還是別買了,你們處理不了。
處理不了。。。。。。潛臺詞就是這玩意都是有毒的,我們處理不好就會進醫院。。。
然後,然後就失去了一次嘗試吃菌子的機會,現在都過去15年了,後悔啊!”
“哈哈哈。沒想到居然有一天能在網上看到撿菌子的影片!要是不是常吃野生菌的,建議別開這道口。
沒吃到只是心裡可惜,若是吃到一次了,以後卻又吃不到了,會輾轉難眠。我有三年沒吃了。三年前我和我媽吃菌中毒我自小農村長大,常年吃菌),家裡卻還有兩娃等著我倆做飯[笑哭][笑哭],這三年我媽去我妹那去了,要是我再中毒住院,就沒人給孩子做飯了況現在孩子在衝重點校的重點班)。
所以,三年沒吃了。三年裡時不時在想,我今年又沒吃著。心累[捂臉]”
“喂!別忘了我們施州也有吃菌子的習慣的!這位博主也是施州的!
其實我們常吃的菌子就那麼幾種啦,外地人覺得菌子可能都是新奇危險的,但對我們來說就是每年是時令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