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拍攝,不像之前的影片,重點在拍客人的真實反應。
相反,它需要配合歌詞去表現畫面,很多地方,都需要有表演的成分。
王天陽這次之所以想要畫分鏡,有兩方面原因。
其一當然就是因為這次影片的主角有些特殊,王天陽擔心給他們講戲,他們會聽不懂,還不如直接處理成畫面,到時候讓小孩子照著演就行了。
其二,則是因為前段時間拍影片引起的反思。
之前的每一次拍攝,他都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沒有提前畫好分鏡。
所謂分鏡,就是將導演腦子裡設想的鏡頭畫面,以漫畫、動畫那樣的形式,先畫出一個大概的模板。
這玩意兒畫出來,明眼人看一眼就知道,影片最後拍出來會不會好看。
分鏡是每一位導演的必修課。
一般而言,有了分鏡,後續拍攝製作等各個環節,基本上都能穩妥地進行下去。
王天陽打算,之後的每一條影片,他都要先畫一個分鏡。
即使是類似“嚮往的生活”這樣的真人秀節目,在錄製時,也會有基本的流程。
比如,要先去地裡幹活,再回屋子裡幫忙做飯,吃完飯一起唱歌、閒聊...
王天陽認為,任何影片內容都需要有一個基本的大框架。
在大框架之下,再去讓“客人”自由發揮,流露真情...
只有這樣,才能讓每條影片,按照他想要的主題,順利地拍下去。
之前的影片,其實都是這樣...無論是下地插秧,還是上山野餐,全是他的安排。
只不過那時因為沒有畫分鏡,導致他每次拍攝都需要重新規劃,補拍鏡頭,非常麻煩。
有了分鏡,就能減少復工量。
萬一以後,他招募了團隊,就可以直接畫個分鏡,把後續的工作全部交給別人。
他自己當個甩手掌櫃,就萬事大吉。
這對王天陽來說,才是真正的,嚮往的生活!
王天陽騎著摩托車,用力擰動車把手,在回家的路上飆馳著。
妞妞已經被送到了學校,他自己一個人騎車,用不著那麼慢。
大概十多分鐘,就回到了二伯家。
把摩托車還給二伯之後,他又匆匆趕回了自己家,迅速爬到二樓,開啟電腦,連上繪板工作起來。
王天陽緊緊盯著螢幕,手在繪板上飛速描繪著。
他心裡,一片沉靜,無數畫面在腦海中紛飛。
很快,電腦螢幕上就出現了一副栩栩如生的簡筆畫。
畫面中,天空掛著一輪烈日。
烈日底下,小小的池塘反射出金色的光輝,池塘旁邊是一顆巨大的榕樹。
隨後是第二個畫面,視角向著榕樹逼近。
它擁有巨大的樹冠,遮天蔽日,在地面投下一片蔭涼。
粗大的樹幹,被一圈石塊圍城的花壇,一位老人正坐在花壇邊上乘涼。
她的臉上掛著和藹的笑容,帶有長者特有的包容,她很安靜,就這樣默默地看向某一個方向。
畫著畫著,王天陽莫名愉悅起來。
雖然只是兩幅簡筆畫,大體勾勒出了畫面結構,但畫面中的意境還有畫中人物的神韻,都表現得十分傳神。
這些畫面...都是他根據最近這些時日,內心被觸動到的景色所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