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王天陽想要傳達給觀眾的影片主題,就是對於“大同世界”的不懈追求。
他很清楚,世外桃源並不存在於這個世界之上。
它只是一個美好的想象。
桃花源記的描繪中,在一個開滿桃花、落英繽紛的地方,住著一群與世無爭的人。
他們熱情質樸,面對“武陵人”這樣一個來路不明的外來者,沒有任何惡意,反而設酒殺雞作食。
老人和小孩都能怡然自樂,沒有爭鬥、也沒有對權利的執念,就這樣過著簡單卻美好的生活。
現實世界裡,不存在這樣的地方。
風景優美的村莊,華夏大地遍地都是。
可是像桃花源記中描繪的男女老少,當今世界,卻越來越少見。
有是有,但沒有那麼多,即使有那麼多也很難湊到同一個地方。
即使湊到了一個地方,他們也不可能規避外界的紛擾。
世外桃源,在遙遠的西方曾經擁有過另外一個名字:“烏托邦”。
烏托邦,是一個美好、人人平等、沒有壓迫、人類意識中最理想的社會。
然而,它也被普遍認為,是一個空想的世界,現實裡不可能存在的世界。
歷史上,曾經有許多人種嘗試過去創造這樣一個烏托邦,但最終卻無一例外失敗了。
究其原因,與人類生來固有的劣根性分不開關係。
就拿王天陽老家,桃花村來說,那些和藹可親的叔叔嬸嬸們難道就沒有不堪的時候嗎?
他老爹老孃,就能稱得上簡單質樸,毫無私心嗎?
王天陽不這麼認為。
他很認同,烏托邦是空想世界,這一現實。
或許,在未來,隨著人們道德品質不斷地提高。
後來的人們最終會探索出,創造這個理想世界的方式。
但現在,王天陽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去實現這麼遠大的目標。
而且,此刻時機也不夠成熟。
王天陽覺得,他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將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展示給大家看。
去喚醒這個世界的人們,讓他們看一眼,這個只存在於理想中的世界。
當然,在他的影片裡,肯定會存在一定的美化,這是不可避免的,是必須要經歷的階段。
畢竟,現在這個世界,並不存在真正的世外桃源。
不過,由於短影片體量有限,他沒法一股腦地把所有資訊全部拋給觀眾。
只能分割對世外桃源的想象,一點一點地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