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有些盜墓人往往有著常人不能及的嗅覺功能,甚至比獵犬還厲害,他們只要用鼻子一聞,就可以根據泥土中的氣味判斷墓葬的年代和是否被盜掘過。
有些人甚至可以準確區分出漢代墓葬與唐代墓葬。明清的墓葬則氣味較重,因為時間較晚且大都是磚石結構。
聞的另一重意義是聽聲音。一般的大型古墓,雖然在埋葬時回填夯實了大量的泥土,但是,由於年代久遠,這些泥土必然會產生自然沉降,有的就出現了外實內空的現象。
這種‘外強中乾’的陵墓一旦受到較大震動,如空中打雷時,就能向地表傳出不同於別處的聲響。經驗豐富者透過這些聲音的細微差別可以判斷出此處是否有陵墓。且不同地質、年代的陵墓所發出的聲音又有不同。
‘問’是指查詢陵墓就要多方面匯聚訊息源。就是找當地人詢問此處歷史,出過什麼顯赫人物,有沒有發生過一些奇異現象等。
‘切’,就是對地表進行深入詳細的勘察,這也是查詢古墓最為重要的環節,不僅能判斷古墓的虛實,還能判斷它的年代、規模、陪葬品的情況等。
只要把探墓用的洛陽鏟地下,透過鏟子帶上來的土層來判斷。若是土層顏色一致、整體和諧,就證明這裡的地下未被開掘過,不存在墓葬。
若是土層出現了斷層,顏色出現了變化,中間夾雜著不同的五花土,就很有可能存在墓葬。
若是帶出的土中有一些金屬、陶片、木屑、硃砂、坑灰等雜質,就說明這裡肯定有古墓,並且可以根據金屬、陶片來判斷墓葬所屬的年代。
嗅覺靈敏的人還可以根據洛陽鏟帶出的土層氣味來判斷墓葬資訊。在洛陽鏟探測的過程中,可以根據手對鏟柄的不同感覺來判斷墓葬的情況。
若是手感較輕,則表明為較軟的土層,若手有強烈的震顫感,則表明碰到了什麼堅硬的東西。再根據微小的差別判斷出遇到的是棺槨、岩石還是什麼其他的東西。”
梁錦成噼裡啪啦說了老半天,黃一天和劉成偉完全是一副被對方的博學廣聞徹底震住的表情,一時竟不知道如何插話。
直到梁錦成說完後衝黃一天再次問道,“黃書記,你這泥土到底從何而來?”黃一天這才有些反應過來,連忙衝梁錦成主動建議:
“梁老先生,你要是真覺的這土有文章,不妨我現在親自帶你去看看那塊地,反正離咱們這也不遠。”
黃一天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劉成偉心裡突然一陣小鹿狂奔,他心裡暗暗斷定了什麼卻又不敢過分確定,本能順著黃一天的話遊說梁錦成道:
“是啊梁老先生,您在這方面可是行家,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既然您心裡懷疑這泥土底下可能有古墓,不如咱們一塊到現場去看看。”
梁錦成原本就是個痴迷古物的人,眼瞅著自己周圍居然發現瞭如此有價值的泥土他豈能沒興趣?連忙衝黃一天和劉成偉笑眯眯應允道:
“兩位說的對,今日若是真能湊巧發現一個墓葬,這也是老朽功德一件呢,要不咱們就一塊去黃書記挖土的地方看看?”
這還有什麼不樂意的?黃一天一個大大的魚餌吊了好多天為的不就是坐等魚兒上鉤嗎?
他趕忙衝劉成偉使了個眼色,劉成偉親自開車,他陪著梁老先生坐在後排,三人很快來到了旅遊專案的工地現場。
專案工地此時還處於停工狀態,工地上一些施工用具胡亂散落四處,但是方圓幾里地卻一個人影都沒有。
黃一天陪著梁錦成一道進了工地後,梁錦成立刻相當嫻熟隨手拎起一個施工用的鏟子使勁在一個地方深挖了一會,不一會兒,地面上就出現了一個小面積的深坑。
就在黃一天和劉成偉都呆呆看著的時候,梁錦成的臉色不由激動起來,他用雙手捧起一捧從地底下挖出來的深土塊,送到黃一天和劉成偉的面前說:“你們看,你們快看啊,這土的顏色看出什麼異常來沒有?”
黃一天仔細的伸手撥弄了一下,只見這土捧土的顏色初看起來,倒也沒什麼異常,用手一揉捏,裡頭的區別就看出來了。
表層看起來泥土顏色是一致的,裡面卻都有種五花土的樣子,仔細看來,似乎裡頭既有一些絳紅色,也有一些深黃色,還有一些無法形容的雜色,總之都是以深色為主。
黃一天故作驚訝小聲的問梁錦成:“梁老,您瞧著這土的顏色,是不是就能斷定這底下有古墓?”
梁錦成搖搖頭,衝他說不出的激動口氣道:
“何止是有古墓?估計應該是哪個古代帝王的墓群在下頭,以前,就聽老一輩人說起過,咱們這裡其實也是出過君王的,並且此人諡後就埋在附近。
市裡多少考古專家找尋了很多年,一直沒發現任何蛛絲馬跡,按照我的推斷如果再挖下去,只怕這底下就該是那傳說中的君王墓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