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老闆說著用手在上面叩了幾下,然後拿起來對著硯臺呵了一口氣,做完這幾個動作後,他又仔細的端詳了一會硯臺,說道:“端硯根據不同的坑口出處,其敲聲有所不同。最為名貴的是‘老坑’,硯石敲起來木聲十分明顯;而‘麻子坑’和‘坑子巖’硯臺石的聲音介於木聲和瓦聲之間。還有一種叫‘斧柯東’的硯石敲起來帶有鏗鏘的‘金聲’,是近日收藏家追捧的熱點。”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重新用筆敲了敲,“你聽聽,像什麼聲音?”
黃一天聚精會神聽了半天,除了“噹噹噹”的聲音,其他什麼也聽不出來,於是搖搖頭說:“馬老闆,我是個外行,聽不出什麼道道來,有什麼話,還請馬老闆直說。”
馬老闆顯然有種賣弄的感覺在裡頭,他微笑著說“這一點對於初學者或者剛剛涉及的人很難把握,按照我的看法,這是一塊‘斧柯東’硯石,有‘鏗鏘’之聲。清晰凝重,沒有清脆飄浮的感覺。”
馬老闆繼續解釋道:“傳統的端硯鑑別方法是以色為主,端硯都是以紫色為基調的,在紫色的基礎上帶有其他顏色,而且,端硯還有獨特的‘石品花紋’,天青、魚腦凍、蕉葉白、青花、冰紋凍、石眼等六種,這六種石品花紋被稱為端硯的六大名種。”
他指著硯臺給黃一天看,嘴裡說著:“這一款你看看,石眼紋。”
對於這些整天泡在古物堆裡的老闆來說,像黃一天這樣的老顧客過來買了幾次他的商品後,馬老闆可能就把黃一天當成是藏家了,毫不吝嗇的把自己鑑定知識向黃一天傳授,大概怕黃一天在收藏時吃虧吧。
“由於端硯連年價格飛漲,在其外形上做文章以劣充好的現象已經很普遍,市面上偽造端硯比較常見,以前端硯中有石眼的現象十分罕見,而現在賣端硯的商店中,大多數都是有石眼的端硯,所以色紋來鑑別端硯也容易上當受騙。收藏端硯首先要觀察石質是否細潤密實。
端石為沉積岩,輕重適中,上手有滋潤之感,若感到太輕或太沉重或有枯燥的感覺,均有偽品之嫌。
識別端硯還可以用兩個比‘聽聲’更為簡便的方法,一是用指按住硯臺一到兩秒鐘,如果是端硯,上邊就會有水氣形成的手指痕跡;二是向硯臺呵一口氣,如果是端硯,硯上就會凝聚一層薄水珠,用指一抹可見凝聚的水多寡,越多說明品質越好。這兩點均與端硯獨特的細密質地有關,越密越容易聚攏水蒸氣……”
馬老闆滔滔不絕的說著關於鑑別端硯真偽的知識和方法,黃一天卻對此沒有絲毫興趣,只是出於最基本的禮貌,不好意思打斷馬老闆的侃侃而談,再說了,如果黃一天現在對馬老闆說自己其實對古玩收藏這一塊不感興趣,馬老闆也不一定會相信,畢竟他在馬老闆這裡已經買過不少珍品了。
趁著馬老闆換氣的空檔,黃一天趕緊插言問了一個最關心的問題,“這硯臺在市面上能值多少錢?”
馬老闆聽了這話,又仔細的看了一眼硯臺,一隻手託著硯臺,一隻手指著硯臺說:“這是一款松鶴祥瑞,拋去它本身蕉葉白、天青、青花、玫瑰紫四大罕見的石紋,單是那‘一眼值萬元’的三隻石眼,它的價值就不容小覷。何況這硯臺硯身自然流暢,硯池巧妙地與整體融為一體,石材潤滑,做工精細……如果按現在的市面價估計,少說也是這個數。”
他指著硯臺的那隻手,伸出了一根手指頭。
黃一天不禁有些心涼,如果這硯臺只值一萬的話,只怕送給秦老並不是很合適。
他問馬老闆:“你是說,這個硯臺值一萬?”
馬老闆搖搖頭,笑道:“後面加兩個0。”
“100萬?”
黃一天驚呼了一聲,我日,這麼值錢?老子還以為也就是個10玩八萬的東西,原來這麼貴重。
見到黃一天驚訝的神情,馬老闆的臉上現出少許得意的神情,他穩穩的口氣說:“黃書記,這還是我保守的估計,端硯的價格一般由四個因素決定:坑種、材質、形狀、做工。前三個因素都具備,後面一個想必也不會是一般人做的,端硯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收藏價值和人文價值,尤其是近年來,隨著端硯礦材越來越少,技術高超的工匠後繼乏人,其價值一路飆升,有行內專家預計,未來兩年內,端硯的價格可能要翻十倍,以克計量,身價直逼雞血石、田黃等名石。”
黃一天聽了馬老闆的介紹,心裡不由有些感慨,情不自禁的喃喃道:“不過就一塊石頭而已,怎麼炒這樣厲害?”
馬老闆笑著說:“這您就外行了,自古有盛世藏古玩,亂世藏黃金的說法。現在政通人和,國強民富,正是藝術品顯示自己價值的時候。您如果關注這方面的訊息,國外拍賣我國國寶時,一件藏品動輒上億。何況端硯生產歷史悠久,而且一直是文人墨客的珍愛之物,端硯的實用價值和欣賞價值二者並重,文人墨客除用於研墨,還喜愛端硯的鑑賞、饋贈、收藏和研究,如歐陽修的《硯譜》、米芾的《硯史》、蘇軾的《東坡志林》等都是關於端硯的著述和讚美的硯銘、詩文。到了清初,端硯的制硯工藝十分雅緻,刻工纖巧,加上附以名人題識,硯銘等作為裝飾,端硯身價倍增。已從實用價值演變為文玩之物,成為欣賞品和珍藏品。
喜歡升官有道請大家收藏:()升官有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