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兮福之所倚。
在張繼偉看來,青龍縣突然發生的孔傑跳樓的意外事件卻是一個相當意外的“驚喜”,他到了普水正發愁找不到由頭對縣委書記董勤河落井下石,現成的把柄就送上門來了。當張繼偉聽聞孔傑跳樓的慘劇發生後腦子裡第一反應是他正好可以利用此事大做文章,尤其是今天一早聽說孔傑的家人朋友竟扯著橫幅跑到市委大院門口上訪,這讓他愈加興奮起來。
“鬧吧鬧吧,鬧的動靜越大越好,老子倒是要看看董勤河這個老傢伙怎麼把這爛攤子收拾了”,張繼偉一邊在心裡默默的想一邊馬不停蹄讓司機趕緊自己送到市委大院來,有些話他必須當著賈書記的面親口彙報才能說清楚。
現在,他正坐在賈書記的辦公室裡不無慶幸口氣衝賈書記彙報道:“賈書記,這兩天咱們青龍縣可是傳瘋了,都說被縣紀委控制的那個縣委宣傳部辦公室主任孔傑突然跳樓,表面上看是內部鬥爭,其實跟縣委書記董勤河脫不了關係。”
“您想啊,那孔傑可是縣委宣傳部長侯大海身邊的心腹親信,據說跟在侯大海身邊十多年了,可是侯大海一向對董勤河忠心耿耿,現在孔傑突然被縣紀委給雙規了,恐怕不僅僅是侯大海著急,董勤河必定也會擔心這個案子拔出羅布帶出泥。”
“這時候董勤河為了保護自己,保護自己的集團利益,只能相出狠毒的辦法讓孔傑不能說話,這件事看起來偶然其實卻是必然事件,現如今死者家屬跑到市政府門口上訪告狀,董勤河嚇的連個屁都不敢放,這不是正好證明了他心虛嗎?”
“我倒是覺的這件事發生的時機實在是太妙了!不管孔傑自殺案件最終責任人是哪位領導背鍋,他董勤河身為青龍縣的一把手縣委書記都逃不脫督下不嚴的責任,按照相關規定,作為縣委書記他必須對此事承擔第一責任!”
這就是官場某些領導幹部典型的小人心態,當人命關天的大事發生後他們首先想到的如何將此事利用好以期達到自己本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其他。
雖說市委賈書記也是老官場了,看著面前眉飛色舞的張繼偉心裡也不由暗贊他政治嗅覺敏感,他居然從突然發生的惡性事件中找到打擊政敵的絕佳機會?他不由在心裡暗讚一句,“這小子原來是很簡單的人,到了下面一段時間反應的還挺快,看來沒有看錯人。”
賈書記心裡有數,他之所以把張繼偉安排到青龍縣最終目的就是準備讓他取代董勤河坐上青龍縣委書記的位置,之前他的計劃是讓張繼偉在青龍縣先幹一陣子,等到有了合適時機再對他進行提拔。
計劃不如變化快。
最近一段時間,省委常委會研究決定給普安市派一名新市長,據說這位市長不僅年輕有為工作非常有魄力,而且是老書記一手推薦提拔起來的。
賈書記聽聞這一訊息後心裡頓時多了幾分警戒更多了幾分緊迫感,自從老書記走後,他好不容易從市長的位置上磨正到一把手市委書記職位,開始真正享受一方諸侯說一不二的感覺才沒幾天上面居然派了一個市長下來。
一山不容二虎。
賈書記一想到新市長的走馬上任免不了在市政府各項工作分工上分剝走自己手裡原有的權力心裡不禁暗暗著急。
官場行走說到底還是玩人的藝術。
眼下的情形明擺著新市長是老書記的人,他此次來到普安市任職後少不了把原先老書記留下的遺老們全都重新收歸所用,和他形成對手,畢竟他們原本是一條船上的人。賈書記當即在心裡盤算了一下整個普安市重要領導崗位還有幾個是老書記的人,這些人的名字就像是一根根刺紮在他心裡恨不得除之而後快。
而青龍縣委書記董勤河儼然是那幾根刺裡最粗最深的一根,老書記在的時候根本就不把自己放在眼裡。現在,當賈書記聽了張繼偉一番彙報後也意識到此次青龍縣發生的意外事件很有可能是拔掉這根刺的好機會,於是他衝著張繼偉輕輕點頭道:
“你說的對,既然是青龍縣發生的事,不管是哪個部門發生的事情,他董勤河身為一把手書記必定難辭其咎。”
“對,我也是這麼想的。”在張繼偉見領導跟自己意見相同,愈加興奮道,“只要市委領導趁此機會給董勤河立下一個軍令狀,就說讓兩天內要是不能很好解決問題直接免職,想必他董勤河即便是心裡冤死了也無計可施。”
賈書記當著張繼偉的面蹙眉沉思了好大一會終於做出決定,“行!就這麼辦。”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青龍縣委副書記張繼偉在市委賈書記辦公室長談了一上午的小道訊息很快傳到新上任的王市長耳朵裡,這位王市長雖是新官上任卻也不是省油的燈。大家都是多年的官場老妖,任何一點風吹草動又豈能瞞得過對方的眼睛?
當王市長聽手下人彙報說,“青龍縣委副書記張繼偉急匆匆進了賈書記辦公室,兩人足足聊了三個多小時從裡面出來的時候滿臉高興”,他當即多想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