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城裡的經歷,對小杰來說意味著很多,也必將收穫了很多。”
“小杰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認識了城裡的父母,城裡的同學,城裡的朋友,收穫了親情、友誼。”
“見識了城市的高樓大廈、車水馬龍,品嚐了城市的美食,看到了城裡學校那些現代化的教學設施,我想對小杰一定是有所觸動的。”
“是的,我們承認,現在城市和農村的差距還很大。”
“但這些差距,在夢想面前都不算什麼!”
“我相信,小杰在經過這次交換後,一定會有一個好好學習,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的夢想!”
“我相信,小杰一定會在這個夢想的指引下,踏實肯幹、奮發圖強,將外面學到的新知識、新見識,無私分享給自己的朋友們!將會帶著他們一起努力,一起進步,相信他們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蛻變吧少年》將為你加油,前進吧小杰!”
……
可以說,這是一篇很成功的文案。
很勵志,很雞湯,很熱血。
完美對節目進行了包裝。
也把小杰塑造成了農村勵志少年的代表。
方喬也引以為傲。
可現在小杰失蹤了算怎麼回事?
“到底是怎麼回事?”方喬著急地問。
等導演說完,方喬才知道了事情的大概。
原來,參加完《蛻變吧少年》回來的小杰,並沒有像節目宣傳的那樣,積極主動、發憤圖強、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他變了。
變得悶悶不樂,變得鬱鬱寡歡。
不與人交流。
對什麼事都沒有興趣。
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甚至開始嫌棄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家庭,自己的朋友,自己的老師。
這還不算。
最後,居然失蹤了,家裡人怎麼找都找不到,只好聯絡了節目組。
“沒到處找麼?”方喬問。
“找了,四周都找了。”導演回答。
“那這孩子去哪了?還有三天就要錄節目了,預告片都放出去了,現在人沒了,我們節目怎麼辦?開天窗麼?成為笑柄麼?”方喬火了。
“方製片,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我們猜測小杰有可能去找城裡的父母了。現在小杰的父母沒有那戶人家的地址,這才讓我們幫忙。如果……”
導演還沒有說完,已經被方喬制止了。“好了,你不用說了,絕對不能讓小杰的父母去找城裡的那家人!絕對不能讓小杰離家出走的事情被捅到媒體上!我們可以私下去問問,但一定要低調!”方喬吩咐。
方喬很精明,有很高的新聞敏感性。
她很清楚,有的爭議可以炒作節目。
比如晏冉的負面新聞。
有的爭議則是能毀了節目。
比如小杰的離家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