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蔭沒再繼續說些什麼。
他們一同走向一家燒烤攤,雖然說夏季已過去,可在那還是會有些許吃著燒烤喝著啤酒的人。
他們坐下來點完菜後,林蔭轉頭問一銘,“啤酒喝冰的還是喝常溫的。”
“我要常溫的吧!”
然後林蔭便示意服務員,一半要冰的一半要常溫的。
從林蔭離開曾經工作的那個城市開始,他就一直保持著喝啤酒只喝冰啤酒的習慣,這個習慣是在那個城市養成的,也從那個城市帶回來了。
“你現在找第二家店的位置,是計劃準備做第二家了。”
林蔭忽然想到一銘說的來這裡的原因便問了那句話。
“是的,畢竟之前的那家店是兩個人合夥做,透過一家店肯定是滿足不了更好的生活。”
啤酒上來了,烤的東西也上來幾串,林蔭開啟一瓶常溫啤酒遞給一銘,然後自己又開啟一瓶冰啤酒。
林蔭往那塑膠杯中倒了一杯冰啤酒,然後與一銘碰了一杯,然後又說道,“第一家店的成本還沒完全收回來吧!”
“畢竟開的時間不久,還早著呢?”
“那你現在做第二家店不是還要再次經歷一個回本的過程,你打算用第一家店的模式做第二家店。”
“沒打算,還準備改良。”
“那如果按你這樣說的話,那就僅僅是兩家相對獨立的店,你也是做的大學市場嗎?還是?”
“現在已經在開的這家店是?”
“對啊!如果是做的大學市場的店,有些地方會有些偏,相對人員也很難請,更別指望一家店由別人代理經營了。顯然做了第二家店後,也就相當於把自己束縛了。”
林蔭點上一根煙,同樣也遞給一銘一根,他們都點上了。
一銘暫時沒說什麼話,林蔭繼續說道,“想不想做一家公司。”
“什麼公司?”一銘反問道。
“餐飲公司。”
“畢竟我現在的這家店相對來說如果做成一個品牌擴張會更快,如果真的要走這一步那這家店也就準備撤掉,肯定要再選一個繁華的地方。”想了一會兒後,林蔭又繼續補充道,“因為我們只要控制一個香料包就好,而這個配方是我爸研究的。”
“你爸之前搞餐飲的。”
“說到這個我還好奇,我爸大半輩子都在從事政治工作,至於為什麼還有這樣的技術,我也就不知道了。”
那晚他們聊了很多,尤其是關於林蔭說出的那個‘公司’的想法。
本身林蔭是想讓一銘去自己住的地方,那裡也有位置,可一銘已訂好旅舍,然後他們互相道別就分開了。
回去的路上,林蔭又收到那位不知名女同學的訊息。
‘能否發一點你寫的文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