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元始天尊漠然而對申公豹言道:“汝既非我玉虛門徒,且於我門前放肆,則收回吾之道法也在情理之中。”說話間抬手打出一道淡淡黃光,罩定了申公豹。
申公豹只覺全身如墜冰窖,痛苦不堪,卻是無法動彈分毫。眼睜睜看著自己修行數千載法力,被元始天尊生生抽離身體。五色神光離體,頓時便消散無蹤,而申公豹隨即頹然倒地,渾身冷汗浸透,卻已是成了俗體凡胎,無複往日神力!一側廣成子,赤精子,南極真人等皆幸災樂禍,無有出言相勸者也。
一時間申公豹大悲,終於對闡教玉虛徹底死心。放聲悲呼:“吾不服,聖人何其不公也?吾在昆侖學道千餘載,然只得學了騰雲駕霧與丹篆符籙之屬,五雷正法也僅只一部而已。餘者道法皆乃吾自三山五嶽道友學得,玉清聖人緣何盡廢吾之法力耳?天道不公乎,吾求公道也…………。”
元始天尊大怒,斥道:“此地乃道門清淨地,豈容你放肆咆哮?盡廢你道行,只為免除汝危害世間也,速速離去,毋得胡攪蠻纏,否則須知吾闡門戒律之嚴苛。”
申公豹冷笑而站起,顫顫巍巍回身而出大殿。及至出得門外,乃仰天大吼,發下誓言而道:“聖人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申公豹在此立誓,日後若得志,今日之辱當十倍還之。”言訖憤而下山。
申公豹此舉真乃大不敬,玉虛宮門徒盡皆憤怒不已,懇請元始天尊嚴懲之。然申公豹到底聰明過人,乃知元始天尊顧及麵皮,勢必不會追而懲罰,因而才於宮門外發誓大呼。
果然元始天尊雖暗怒卻搖首止之,任由申公豹離去。眾人雖怒,然其已是凡體泥胎,翻不起大浪,是以也都不以為意,任其離去就是。過得數十年,申公豹自然生老病死也。……………………
且說申公豹為元始天尊所收回道法,已成凡體之身。這昆侖山又是陡峭險峻無比,下山真個是無比艱難。忽然在過一峻嶺陡峭山壁時,不慎滑倒,這身兒徑直翻滾而下。直掉落了不知有幾許山路,待得停住身形時,已是血肉模糊氣絕多時。
卻好本初信蕊二童子正在山下等候申公豹,忽的見崖上掉落一人,急急過去看時,赫然是自家老爺。不覺大驚,探其鼻息已然氣絕,乃大放悲聲,痛苦涕泣。
哭過許久,然死人不可活,本初信蕊乃各自抱起申公豹與藥奴殘軀,望空揚起一撮土塵,駕土遁而離去。行了不知幾許道路,估摸著遠離昆侖也有數千裡,便哭哭啼啼尋一處風水所在,將申公豹與藥奴各自掩埋,立一碑石乃書申公諱豹之墓),————童兒本初信蕊泣血而立!
一切完妥,本初信蕊相視茫然,竟是不知該去往何處。無奈唯收起道裝,扮作一對兄妹,乃入了凡俗人間,卻也暫時不提。
且說靈寶天尊通天教主,離了紫霄宮,乃重回金鰲島碧遊宮道場。
金鰲島方圓十萬裡風物依舊,然卻物是人非。昔日萬仙來朝何其風光,今日一派悽悽慘慘慼慼。搖首嘆息,乃下了奎牛,來至碧遊宮外。
那宮門外冷冷清清早已不見昔日群湧之門徒弟子,唯有一童子依然執掃帚,靜靜掃落葉沉積。通天教主開口乃言道:“童兒。”
那童兒渾身一怔,驀地回首看到掌教老爺站立身後。不禁大喜過望,悲從中來,俯伏於地大哭而拜道:“老爺聖壽無疆,弟子水火童兒拜見……。”
通天教主寬言撫慰數語,問道:“吾之門人何在?汝師姐尚在否?”
歷經萬仙大難,截教一代弟子只剩無當聖母一人。二代三代弟子統共不足數百散仙,真個是慘淡至極。只不知這萬年來,眾門徒是如何過的。是以通天教主問的便是他們近況。
水火童子躬身答道:“回稟老爺,師姐等皆在各自洞府勤修,這萬年來不曾離開東海寸步。待弟子去傳喚其來見聖駕。”
通天教主搖首:“汝不必去,其等自會前來。”教主歸來時乃偃了自身氣息,是以未曾有何異狀。這時方展開聖人威勢,只見五氣直沖九霄,頂上升起一畝許祥雲,承託金蓮萬朵,瑞氣千條。浩浩之勢遍及整個金鰲島,且鋪散開去,直蓋整個東海。所有方圓億萬裡生靈盡皆驚動,乃知聖人回府,重開截教碧遊宮也。
各在洞府修煉之截教門徒紛紛湧出,對空喜極而涕,急急往金鰲島而來,一時間東海風起雲湧,睥睨四合。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截教便是衰落,其威勢也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