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雲,寺院道觀都是我等方上人的館驛,見山門就是三升米分,你為何不肯留我?”
唐僧盡量讓自己不要以貌取人以及以表情取人,他很理智的開始講道理。
說得那是佛門和道門的慈悲和平等的理念下的各方通行方便遊方僧人or道士的善舉。
雖然不是明文規定,但是各地只要是信佛的都是如此善待同門的。
這不僅僅是方便了修行在外的僧人,真假了佛教同門之間的交流,更加牢固了佛門的情誼。
否定了這條就是否定了佛門的理念。
如果情有可原也就罷了,可對方明顯是嫌貧愛富,攀附權貴,完全不把這裡當成是侍奉佛祖的修行之所,而是伺候權貴的皇家別院。
面對這樣有辱佛門的家夥,若是以前,唐僧會唉聲嘆氣出門對徒弟們訴苦。
而現在……
“貧僧乃大唐皇帝陛下差往西天的僧人,途徑貴寺,感覺與方丈分外有緣,有心論禪辯經一番。”
“你這和尚,聽不懂人話啊。來人吶!把他趕走。”
“悟空。”唐僧表情木然的回頭高喊了一句。
大聖一出現就看到一群和尚對著自己師父“喊打喊殺”,自然是怒了。
你們普通人,皮脆肉嫩的不能打,他還不能打寺廟裡的物品嗎?
假山?打!
大樹?打!
房子?打!
“住手,住手!”方丈徹底謊了,開始拼命求饒,表示自己願意接待諸位高僧。
“什麼!你們還敢拒絕我師父!”棒子又輪起來了。
“悟空。”唐僧攔住了孫悟空。
唐僧怒的不是他不收留,而是身在佛門卻無半點的佛心。
這是悟空砸了整個皇家寺廟都沒用的。
唐僧深吸了好幾口氣,努力的回憶著庫洛洛給自己上的課程。
不能慫,不能退縮,看清事實,多分析,做自己想做的,可是……怎麼做呢?
被孫悟空嚇壞方丈顫顫巍巍的來求唐僧了。
大意是,要借宿,要素齋,還是要辯論都可以,只要別再砸了。
掃視了忍著怒氣諂媚求饒的方丈,再看著一臉憤怒和迷茫的普通僧人。
叮!
靈感來了。
他不信整個皇家寺廟都是那樣心中無佛的僧人。領頭的不好,給他們換個好方丈就行了。
“悟空,八戒,把諸位集中到大殿,我們即將要辯論佛法的。”
作者有話要說:ps,佛門弟子之間這種辯論佛法貌似有專用名詞,我想不起來了,百度也找不到,不知道有沒有親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