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江昭欣然受之,笑道:“庶吉士考試,你二人同列名冊,聲震文壇。料想此次下眉州,定是衣錦還鄉,我也就不客氣了。如此,就謝過子由贈寶!”
這次,三百八十餘位考生參與庶吉士考試,蘇軾、蘇轍二人齊齊列於名冊,可謂技驚四座。
一時間,兼有兩人的父親蘇洵不忘進學之心,父子三人竟是有成為佳話的跡象。
蘇軾、蘇轍兩人,一躍從無名之輩儼然成了仕林新貴,不少人都甚是注目。
江昭也屢屢於公開場合讚譽父子三人,為三人拉去了不少關注度。
蘇軾、蘇轍兩人相視一眼,齊齊一笑。
衣錦還鄉,無論誰人都難以拒絕,兄弟二人此次返鄉的歷程已經有了規劃,第一件事就是祭祖。
曾鞏不知何時往後退去,搬來了一個紅木匣子,搖頭道:“一個個都送些文縐縐的物事,我來送個實在的!”
江昭連忙接了過來,掀開一看,卻是一套十二件的青瓷茶具。
“新的越窯,子川要是沒事,恰好可以與夫人品茗賞月!”
幾人齊齊一笑。
該說不說,的確實用。
“謝過子固兄。”江昭一臉笑意的道謝。
章衡溫潤一笑,從書童手中取過一卷畫軸:“我知子川雅好丹青,特意作了幅《並蒂蓮圖》,祝子川與夫人賢伉儷如這蓮開並蒂,百年偕老。”
“謝過子厚。”
江昭欣喜的受了禮。
他也算是看出來了,幾人估計是早有商量,都準備了東西。
果不其然,章惇、曾布兩人相繼送出一雙和田玉與一副《賀婚貼》。
江昭欣然受禮,連連道謝。
“子瞻、子由、子平,子厚,子固,子宣,珍重!”
鄭重的放好了禮物,江昭立於船頭,微微躬身拱手。
“再會,子川!”
“六月再會!”
“珍重!”
.......
六人相繼給出回應,往回走去。
這段時間,庶吉士考試已過,一切考試皆已完畢。
這也意味著幾人都將回鄉。
這次,六人特意來送江昭,卻是因為他是第一個走的人。
既是送別江昭,也是七人相互道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