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身體倒是硬朗,但一生宦海沉浮,臨了怎麼著也得享享清福。
要是不出意外,等到江昭考上了進士功名,這一年半載的時間,老人家都會帶著江昭四處走動,傳承人脈。
然後,就會上書乞骸骨,主動請辭,安享清福。
事實上,擢升一事,江志也頗為自得。
自古致仕,一般分為兩種,即提升了待遇的致仕與並未提升待遇的致仕。
十個官員,往往只有一兩個官員有機會趁著致仕提升一級。
當然,這是綜合了小官員的資料。
廟堂之上,致仕榮升一級的機率近七成,這事不稀奇。
提升一級待遇,也就是提升為虛職,臨了要致仕,提升待遇的不少,提升一級官位的可是少見。
江志作為二甲進士,從小縣官做起,入京以後一直紮根諫院,長達二十餘年,一向是左右逢源,不爭不搶,就連御史頂端的左都御史,這位正二品的大員也受過他的恩惠,人脈可謂相當到位。
本來,江志這幾年是準備老實實熬的一段資歷,混個從三品銀青光祿大夫榮休。
怎料,江昭成了韓章的唯一弟子!
而這個幾年,自從江昭拜師韓章始,韓章可謂一路高歌。
也因此,江志也受了益,擢升到了從三品。
恰好,前段時間右副都御史上奏致仕,正三品的官位空缺。
江志也沒打算真的爭,僅是試探性的隱晦表達了意思。
結果有了韓系官員的助力,兼有海氏為首的清流,江志又是資格最老的御史,臺諫人脈甚廣,又是即將致仕,有“榮休升一級”的buff,不少人都給了個面子,竟然真的把他抬了上去。
右副都御史,正三品,負責掌管諫院。
當然,此事過後,老人家致仕之時,官位估計也不太可能再有再變動的機會。
臺諫,也即御史臺與諫院的統稱,其主官的上限就是兩位正二品的左、右都御史,而作為左、右都御史的佐官,正三品的右副都御史幾乎已經摸到了臺諫體系的天花板。
饒是如此,這事也值得慶賀。
從三品銀青光祿大夫榮休與正三品實權御史榮休,那可是兩個概念。
“那孫兒究竟是恭賀呢?還是不恭賀呢?”江昭笑道。
“你有出息,江家後繼有人,就是最好的恭賀。”江志撫須說道。
江山代有人才出,他的未來一眼可定,孫兒的未來卻是未定。
而孫兒的未來,也即家族的未來。
江昭點頭,沒有說什麼。
既然享受了江氏嫡長子帶來的福利,他自然也會承擔起相應的責任。
一個家族,要想真正的繁榮,絕非一代人的事情。
起勢,開拓,穩勢,大成,這是不可或缺的程序。
一如相州韓氏,將來韓章宰執天下十餘載,又是兩朝鼎固江山的存在,可謂真正的繁榮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