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知州劉大人。
江昭連忙行了一禮:“劉世伯。”
越是有名氣,越是得做人低調,禮數萬萬不能出差錯,以免給人一種“仗勢狂傲”的映象。
毀名容易養名難!
“哈哈!”劉大人撫須一笑,拉著江昭的手,斟酌了一下,說道:“淮左江氏,一門三進士,名震淮南。當年,貴府老太爺兩次及第,耕讀起家,震懾江南。今觀賢侄策問條陳,青出於藍,江氏門楣當再添朱紫!”
有意思!
這些老油子,沒有一個簡單的!
這話既讚譽了江家門楣,說了句“兩次及第”、“青出於藍”,不失誇耀之意,卻又話留了三分。若是江昭一次就中第,自然是“青出於藍”,要是來日第一次沒考中,起碼也有輾轉餘地,仍可相仿祖先之風。
萬一江昭真的沒一次中第,他也不得罪人。
江昭點頭,行禮道:“晚生定然再接再厲,爭取不負一場苦讀!”
恰好,吳同知也走了過來,那是一個五十來歲的灰髮老者。
這會兒,他一臉的笑意,扶著江昭的肩膀,勉勵道:“賢侄,我觀你文章氣象,竟有廟謨深遠、高掌遠蹠之風,實屬罕見!此去汴京千里,定能蟾宮折桂,為我揚州添一段“祖孫四進士”的佳話!”
還有高手?
江昭心頭一跳。
祖孫四進士,這倒是不難理解。
截至目前,曾祖父江沅、祖父江志、父親江忠三人皆為進士,要是江昭也成了進士,那就是四代皆進士的書香門第。
這也還好。
可是......
廟謨深遠?!
這不是說宰輔大相公和閣老的詞嗎?
饒是江昭,也不禁臉微微發燙,只好行禮道:“多謝世伯誇耀,晚生定然好生科考,爭取再成佳話。”
吳同知笑呵呵的點了點頭,又望向陳輔、張辭兩人,進行言語勉勵。
哪怕他特意來一趟是為了江昭,面對陳輔、張辭兩人,吳同知也沒有任何敷衍之意,言辭儼然是經過斟酌的話語。
畢竟,兩人也都是二十多歲的舉人,讀書天賦不俗。
出身於繁華之地的郡望大族,但凡兩人考得出一個進士功名,未來成就起碼也是一地主官。
“賢侄。”盛紘一身六品綠色圓領官服,緩緩走了過來,身後還跟著一個少年書生,一個溫婉柔和的少女。
盛華蘭與盛長柏。
不過,兩人遠遠的就止步,沒有走進人群。
“世叔。”盛紘走近,江昭再一次行禮。
盛紘撫須一笑,從懷中掏出一張鏨金銅鎮紙。
江昭接過一瞧,上面刻有“世代書香”四字。
盛紘適時笑言:“這是老夫的岳丈親筆題字,希冀以此勉勵子孫後代,傳承書香之氣,今日贈於你,當續此文昌運!”
江昭笑著點頭,躬身道:“多謝世叔!”
這種東西,於他而言倒也不是很貴重,好在寓意上佳,圖個吉利。
盛紘撫須點頭,一臉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