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現在,風朝佑已經有一千兩百多名屬下,按照職能劃分了幾個部門。
陳斌負責指揮參謀部,跟隨在風朝佑身邊提供參考意見,同時對其他部門下達具體的命令。
王雲負責情報部,在外收集情報,並完成各項情報任務——王雲本人也會跟在風朝佑身邊,負責管理整個情報部的運轉。
朱成是海軍部,其重要性自不用多說,暗礁號的存在就是所有人行動的底氣!
羅慶是陸戰部,雖然是安保性質的,但配有動力裝甲和各種裝甲戰車,人數雖少,卻擁有著不錯的戰力。
以及還有周博負責的科研部,餘書負責的後勤部,彭凡負責的建設部、陳思負責的醫療部、趙凱負責的航空部、魯洪負責的軍工部……
部門雖然劃分清楚了,但絕大部分部門都沒有什麼存在感的,甚至像是趙凱的航空部就只有寥寥幾名飛行員,暫時根本派不上用場!
至於各基地的負責人是很靈活的指派,除了被封存的南極第一基地,第二科研基地現在由風朝佑他親自坐鎮。
而第三資源基地則由彭凡、羅慶、魯洪三人共同負責,平時各司其職,有什麼事就商量著決定。
要不是因為距離太遠,通訊不方便,那麼就只需要各部門各司其職就行了,有事直接彙報給風朝佑來決定就行了。
也正因為如此,軍械部、陸戰部、建設部的人手大部分都在西非第三基地。
……
隨著計劃的啟動,首先出現在風朝佑面前的就是一摞各部門呈報上來的清單。
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朱成報上來的有關潛艇擴編的規劃清單——至少需要八艘核潛艇!
朱成在報告中說明了各潛艇的用途:亞洲兩艘、美洲兩艘、歐洲兩艘、非洲一艘、備用一艘。
“潛艇數量還好說,可需要的人數從那來啊?”風朝佑有些頭疼的看著報告上的數字,一艘潛艇八十人,這八艘就需要六百四十人啊!
他一共就只有一千五百點指揮,現在已經用了一千兩百七十五點,只剩下了兩百多,不要說一艘潛艇需要近一半的軍官,就全是成員他都沒有這個名額!
隨後,風朝佑又看向了王雲的報告,需要新增兩名情報官和至少一百名情報人員。
就像他之前對王雲說的那樣,情報部的任務是最重的,也是整個計劃最為關鍵的一環,這部分人手是怎麼都節省不了的!
因此,風朝佑思考了很久,決定先將情報部的人手滿足了,同時將陸戰隊原本的水手抽調出來,再補充一些海軍軍官,勉強湊夠了四艘潛艇的人手。
至於陸戰部被抽調的空缺,他決定讓羅慶去找一些西非本地人充作底層士兵,只用於圍牆以外的警戒任務。
而所有的招募士兵,用作第三基地的內部防守和第二基地的安保任務。
“幸好第二基地的安保用不著多少人,只需幾個小隊就行了!”
最後經過一番調整,風朝佑終於確定了各個部門的人手數量。
指揮參謀部包括陳斌在內有五名參謀,助手和文員有十人,是按照一比二設定的。
情報部包括王雲在內有同樣有五名情報官,外派的情報人員有一百人,文員十人。
海軍部有三艘攻擊核潛艇和一艘戰略核潛艇,剛好四百人,加上朱成在內的二十人的海軍指揮部,一共有四百二十人。
陸戰部,羅慶的陸戰指揮部同樣有二十人,第二基地配置的守衛有二十人,第三基地則有一百八十人,一共兩百二十人。
航空部,在之前的世界,除去趙凱這名上校飛行員,還有十名飛行員教官,雖然沒有增加人手,但他們都在加緊訓練穿梭機的駕駛,只待將來……
科研部現在只有周博和朱鴻兩名科學家,然後風朝佑按照科研劃分又招募了十名科學家,湊夠了十二名科研分管,負責十二座科研中心,加上助手一共有十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