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火朝天、令人振奮、驚世駭俗的閱兵儀式雖然結束了,但影響卻是深遠的!
不說大成議會國國內的群情激昂、熱議不止,就說對外影響力就是非常的大,甚至直接讓一些戰場安靜了下來,生怕對面突然冒出來一群鋼鐵怪物。
特別是臨近的秦國,更是直接在閱兵儀式過後向大成議會國發來了友好訪問的邀請。
對於這場邀請,王雲自然要請示風朝佑。
風朝佑將陳斌喊來後進行商議,決定還是應邀,畢竟他們出兵進攻還是需要一個契機,至少也要來一次先禮後兵。
說白了,就是要讓秦國投降,免得兵戈相向。
當然,秦國高層肯定不會投降,這樣大成議會國就有了出兵的理由——畢竟是為了南洲人能更加長久的和平嘛!
戰爭的藉口可以找到無數個,這不是重要的,只有力量夠強才是最重要的!
訪問秦國的外交使團很快就回來了,帶回來的訊息自然是預料之中的。
因此,早已經分批集結在兩國邊境的十個師,於812年7月7日這個好日子對秦國打響了第一槍!
第一階段的目的是拿下原齊國區域,最北方的邊境實行的是防禦。
這場統一南洲的戰爭由羅慶擔任總指揮、陳斌擔任總參謀長,海軍由朱成擔任司令,空軍則是在組建空軍時招募出來的上校趙凱負責。
趙凱在系統招募的資訊是上校,但在大成議會國擔任的卻是上將軍銜的空軍部長!
經過五年的發展,空軍也組建了兩個空戰師、一個運輸旅和一個空降旅。
空降旅有九千人,全都是精銳。
運輸旅的編制分成了十個分隊,總共有500架大小運輸機。
那兩個空戰師,每個師都有兩個空戰團、一個俯衝轟炸團和兩個戰術轟炸團。
每個團的下面就是大隊、中隊、小隊的編制,都是五五制,唯一不同是小隊的編制。
空戰小隊是四架戰鬥機,俯衝小隊是兩架俯衝轟炸機,戰術轟炸小隊就只有一架水平轟炸機。
因此,兩個空戰師加起來一共有戰鬥機兩千架戰鬥機、五百架俯衝轟炸機和五百架水平轟炸機!
這些戰機全都單翼全金屬機身的,和其餘各國普遍的雙翼、三翼機比起來強了不止一籌。
如此強大、龐大的空中力量,其實對於秦國那嚴重落後、數量不足的戰機、飛艇而言,那就是降維打擊!
所以剛一開戰,秦國的火炮、戰機、陣地……就被來自空中的打擊,變成了一片火海!
加上地面上也不只是先進了一代的武器裝備,大成議會國的十個師就是以行軍的速度向前挺進的,根本沒有遇到一丁點能夠抵抗的力量!
空中的力量首先起到的是偵查,每當偵查到機場、軍營、陣地等地,空軍就會先一步趕去轟炸一番。
地面上的軍隊,每當看到頭頂飛過的機群,除了高興外還有一點落寞——沒想到他們陸軍變成打掃戰場的了!
陸軍那浩瀚的裝甲力量根本都沒有起到多少作用,最大的作用竟然是搭載步兵趕路!
每當陸軍各師見到被空軍肆虐過的戰場,步兵們還是會謹慎從各種戰車上下來,端著武器跟在戰車的後面向前徐徐推進,以解決最後的漏網之魚!
鐵絲網?被履帶壓過!
壕溝?跟在戰車後面計程車兵手中的手榴彈是最先出手的武器。
坑道?不好意思,前後給你封堵上,就算有隱蔽的洞口,但裡面計程車兵敢出來嗎?
在鋼鐵洪流的面前,以往的戰壕防禦體系根本沒有什麼作用。
打到最後,遇到最大的反擊全都是來自於夜襲!
只有在夜晚,敵人才會趁著重火力武器不能發揮全力的時候進行反擊。
對此,大成議會國這邊也不是沒有準備,探照燈、防禦地雷、軍犬、照明彈……統統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