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漸變熱了,早上的時候秦曦和李香露都騎車去上班,兩人各自騎一輛腳踏車,而秦曦的車子後座則是小新,馬路對面的巷子就是社群小學,很近,可是熊孩子非要坐他們的車子上學才行。
五月的首都已經熱了起來,很多人都直接穿那種藍色帶著白道的秋衣出來上班,李香露想到後世還流行了一陣子的服飾總覺得有些個辣眼睛。
後世好歹是做成了運動裝的形式,如今大家穿的可是真正的秋衣啊,相當於內衣了。
不過這個時候化纖的紡織品剛出來不久,都貴的很,反而棉布的則便宜些,邢大姐家老家和北河農村的,他們老家最擅長織那種粗棉布的床單和布料了。
李香露用了一些僑匯券換了邢大姐四大塊的粗布回來,給一家子都做了大短褲和那種無袖的背心,夏天睡覺穿又涼快又貼身,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有點扎。
開春了,還有些寒風,李香露穿著裡面穿著粉紅色的襯衣,外面逃了個件藍色的羊絨開襟的毛衫,褲子直接就是銀行發的黑色的確良褲子,有些不透氣,不過要是不穿著去了銀行還得換褲子有些麻煩。
銀行這邊雖然掛牌是九點開門,可是他們都是八點半上班的,早早的到了,然後整理東西,做到九點一開閘就可以辦業務。
而此時還沒全橡皮章子一說,都是最下面一層是橡皮的,還是手刻的,上面則是一塊形狀比較好握著的木頭。
自古以來不管是以前的票號也好,還是如今的銀行所有的業務都是誰接手,誰操作,都要蓋上自己的章子,就連存款整理的包錢的牛皮條紙都要蓋上自己的章子。
在實習半個月後後李香露已經熟悉了儲存這片的業務,如今被分到了公對賬戶這邊繼續學習。
而帶她的則是個五十歲的老師傅,蒲建新,李香露聽主任提起過,這個蒲建新早前是國外回來的,從事金融行業的,十年期間受到了波及,和父輩在牛棚住了七年,78年才被平反回到首都。
七年期間,蒲建新的父親母親都死了,蒲建新就一個女兒,不勝受辱,在74年的時候跳樓死了,留下個外孫女今年12歲,如今和蒲建新一起生活。
而蒲建新因寫信給組織,說是自己才四十八歲,要繼續為國家效力,所以被分到了銀行這邊,這一待也三年了。
李香露發現這個蒲建新真的很厲害,業務十分的熟悉不說,而且專業能力很強,算起來應該是全行最權威的業務人員了。
李香露是八點二十就到了,換了衣服就看到蒲建新已經坐在長案子上開始忙碌了。
李香露過去端著蒲建新的杯子去沏了兩杯茶,一人一杯放在桌子上,然後開始幫著整理一些空白的膠印紙。
九點準時開閘,此時已經有七八人在外面排隊了,不過大多數都是辦理儲存業務的,也有拿黃金來兌換的。
此時國家還沒有開放民間購買黃金的業務,也不對外銷售黃金,只收購。
而金價已經從75年那會的八九塊一克漲到了三十九塊多,五年時間漲了五倍之多。
一個上午共對業務就來了兩個單位過來取錢的,很簡單,蒲建新又是個喜歡放手讓新人做的老師,所以直接讓李香露上手處理了。
八十年代的銀行中午還是休息的,一直要休息到一點半才開始上班。
李香露就直接騎車回去了,路上遇到了往家走的小新,就帶著她一起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