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宴席散去,永樂帝帶著鄭和走了,許是要問一些出使途中的事情,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多瞭解一下各國的事情,自然是有益無害的。
慧敏得了口令,去祭拜了徐皇後,朱翊和毓寧正打算先回府的時候,永樂帝卻命人把兩個人都叫了過去。
毓寧為難道:“我去……怕是不妥吧?皇上叫王爺去,必定是有要事相商,妾身一個婦道人家,實在是不合適。”
前來傳旨的太監笑道:“既是皇上的吩咐,王妃照做就是了,可別讓奴才難辦呀。”
朱翊拍拍毓寧的手:“既如此,便一同去吧。”
毓寧點點頭,和朱翊一起跟在了小太監身後。
毓寧方才想清楚了哪些事情,便鎮定了許多,側過頭看著朱翊堅毅的面龐,突然想到,也許,那些東西,朱翊早就想清楚了吧,不然也不會再也不提昔日的事情。
有些錯,犯一次就夠了。
入了殿內,發現鄭和果然還在,再看看永樂帝的神色,毓寧有些捉摸不透了,心下多了幾分警惕,行差踏錯,都可能讓之前的一切努力都化為烏有。
永樂帝淡淡的指了指旁邊的位置:“坐吧,朕今日叫你們來,是想商議一下,陵王府世子日後是從軍,還是入朝為官。”
毓寧一驚,怎麼會是這件事情?天和如今不過十歲多些,說這些,都太早了,而皇上又是怎麼突然想到這些的?
她不知道,安王妃來找過皇上了,倒是沒說別的,只是說天和有昔日安王的風範。
永樂帝不傻,一聽這話就知道,安王妃恐怕是想要天和從軍。
但他實則也不大願意,依照天和的學識和才能,再加上他的身份,從軍自然不可能從小兵做起,甚至朝中必定會有大臣請命,直接官拜將軍也是有的。
當年那個誓言,是朱翊和毓寧立下的,可當時並沒有說,他們的孩子會不會這麼做,如果到時候手握兵權,有了半分不臣之心,到那個時候,真是哭也來不及。
自然,毓寧是不能夠先開口說話的,在皇上面前,還是得裝出一副夫唱婦隨的樣子。
朱翊裝出一副惶恐的樣子:“天和、天佑……天資蠢頓,實在是難以擔任軍中大任,至於是否入朝為官,還得看他們自己的意思。”
鄭和有些意外,在大明,向來是父母把下一代是否從軍,入朝為官,幹什麼都決定好,而子女們向來都不會有反抗,沒想到陵王府竟是這樣的嗎?
鄭和眼中出現一絲興味,等著看永樂帝是如何回應的。
永樂帝頓了一下,顯然也沒有想到朱翊會這麼說,看來經過先前的事情,朱翊是長了記性,一言一行都是為人臣子的本分,不曾有半分僭越:“安王妃……來尋過朕了,瞧著她的意思,是想要天和從軍,天佑入朝為官,今日只是問問你們的意思。”
毓寧眼中閃過一絲不悅,安王妃,好一個安王妃!
竟然將主意打到了皇上的身上,到時候聖旨一下,他們就算是不同意也什麼都做不了,抗旨不遵的罪名,實在是承受不起。
如果到時候有什麼變故,也沒有絲毫反抗的力氣,安王妃這是出了昏招還不自知。
加之永樂帝本就忌憚陵王府,若是再出上一個或是兩個手握兵權的,永樂帝如何能夠放心?
鄭和坐在一旁,心中逐漸有了盤算。
按照皇上的性子,這不過就是一個試探,不管是誰,想要從軍,怕是難了,入朝為官,怕也只能是文官一類的,相比也是沒有什麼實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