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饒是清妃沒有下手,但玉嬪在後宮之中本就已經夠讓人眼紅了,別人可不像清妃這樣會權衡利弊。
於是,連頭三個月都沒過,玉嬪便小産了,起因就是在禦花園摔了一跤。
這樣拙劣的手段,根本查不出來。
禦花園人來人往,人多手雜的,就算是哪個小宮女不小心有了錯漏,宮中下人沒有一萬也有八千,根本就沒有辦法查探。
但是玉嬪不這麼想,她好不容易讓自己能有一個翻身的機會,但是這個機會這麼快就溜走了,讓她怎麼能甘心?
玉嬪不禁有些心慌,難道是自己當時不小心害死的元懿暗中作祟?
俗話說,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玉嬪虧心事做多了,自然有所報應。
玉嬪越想越覺得,就是元懿在冥冥之中懲罰自己,這一下,就是元懿回來報複自己了。
她整日這麼神神叨叨的,求著永樂帝給自己驅邪,沒過幾日神志不清了。
永樂帝雖然覺得有些虧欠了她,但是也不願意讓人知道自己的後宮之中有這麼一個瘋婆子。這件事情,到底是跟宜素脫不了幹系,她知道清妃並不可能是自己能夠靠得住的盟友,她對毓寧的一片忠心,讓宜素沒有辦法鼓起勇氣去找她。
所以,宜素找到了後宮之中並不引人注意的一名妃嬪,與她合謀,害了玉嬪。
那妃嬪自然也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去冒這個險,她並不受寵愛,這樣的所作所為,不過就是為了給自己以後的子嗣留一個機會。
皇儲之爭,不管在哪裡,在哪個朝代,都是不可避免的。
永樂帝子嗣稀少,一共也只得了四個兒子,幼子還因為先天不足,出生不過一個月就夭折了。
剩下的三個都是中宮嫡子,按道理是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的。
畢竟大家心裡都跟明鏡似的,太子朱高熾雖然身子不好,但也是鐵定的太子。
但漢王也是跟著永樂帝靖難之役的,加之太子身子不好,心思也就活絡開了。
九五之尊的位子,誰不想做?
本來因為子嗣稀少,玉嬪這個孩子就很讓永樂帝期待,若是個皇子,就算不會是儲君,但未來的前途也是不可限量的,如今突然小産,別提永樂帝心裡有多憋屈了。
他下意識覺得,都是玉嬪自己不夠小心,才讓別人鑽了空子。
她自然也知道,這種事情,必定是有人下手的,後宮之中這些腌臢事,他見得不少了。
但是人的怒火總需要一個地方發洩出來,永樂帝就理所當然的遷怒了玉嬪。
自然,沒有放棄查探這件事情的真相,但短時間內,玉嬪是不可能複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