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一起熬過了最難的時候,熬過了建文帝的猜忌,才有了今天這至高無上的權力。
但永樂帝也真正的體會到了什麼叫做高處不勝寒,有什麼也只能和徐皇後傾訴。
永樂帝擰眉:“皇後也不贊成遷都嗎?”
徐皇後搖搖頭:“現在不是時候,而非不贊成,皇上該耐心等等,等把一切隱患都解決了,才能安心籌備此事。”
其實永樂帝自己也明白現在確實是這樣的情況,只不過是有些挫敗沒有人支援自己罷了。
徐皇後還是大著膽子說出了心裡話:“其實,臣妾還是不太敢說出這樣的話,只是忠言逆耳利於行!”
永樂帝倒是有些好奇:“為何不敢說?朕記得在王府的時候,你可是什麼都敢說的,從來不怕朕生氣冷落你。”
那個時候的徐皇後,很有些倔強性子,認為永出來,有的時候永樂帝氣狠了,便半個月不去徐皇後院子裡一次。
徐皇後也是能忍得住,偏偏就不去低頭,每次都是永樂帝先低頭。
現在想想,那個時候都是那樣的倔性子,沒有禮儀約束。
徐皇後低頭,似乎是苦笑了一下:“當年的皇上,還是一個王爺,臣妾不擔心會沖撞了,只覺得只要是為了皇上好,就什麼都可以,但現在不一樣了,皇上是九五之尊,臣妾說什麼都要先掂量著,生怕惹了皇上厭煩。”
永樂帝沒想到,竟是這樣的緣由,自己登基以後,皇後更加恪盡職責,但沒有了當日那番直言進諫的率真,多了一份圓滑。
永樂帝嘆了口氣:“朕沒有想到,如今連你也要小心翼翼了,你是朕最相信的人,也不肯說真話了?”
永樂帝登基之後,逐漸已經不是徐皇後所熟悉的那個人了。
現在的永樂帝,殺伐決斷,性情神秘莫測,行事狠辣,徐皇後哪裡還敢說什麼真話。
徐皇後不知怎的,就說了一句:“臣妾害怕落得和陵王一樣的下場。”
朱翊盡心盡力輔佐他登基,最後還不是險些家破人亡。
徐皇後也是一時腦熱,就說出了這樣的話。
果不其然,永樂帝臉色一變,頃刻間便是滿臉的怒色。
還未等永什麼,徐皇後便跪下請罪:“是臣妾失言,冒犯了皇上,還請皇上恕罪。”
徐皇後暗自懊惱,自己怎麼就一時嘴快了呢?
永樂帝見了她忙不疊請罪的樣子,一時間怒氣更甚。
永樂帝怒氣沖沖道:“原來皇後是這樣想的,朕在皇後眼裡,竟是這樣的人。”
說罷,便拂袖而去了。
徐皇後癱坐在地,就連拂袖而去都跟在燕王府的時候一樣,可是就是有什麼東西變了,變得面目全非。
翌日,皇後惹怒皇上的訊息就傳遍了後宮的每一個角落。
一時間人人自危,生怕自己撞到槍口上。
尤其是永樂帝身邊的下人,更是不敢有半分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