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笛的桌子上擺著厚厚的一摞資料,她隨手拿出一沓遞給艾蓮,“現在因為疫情到處都處於隔離狀態,也沒辦法開展工作,你正好趁這個時間熟悉一下公司業務吧。”
艾蓮雙手接過這些資料隨手翻了翻,都是一些自己從來沒接觸過的醫療器械產品的資料。艾蓮看著這些陌生的產品圖片和資料,無紡布、呼吸管路,監護儀,呼吸機.......艾蓮覺得自己頭都大了,又唯恐被柳笛看破自己的窘境,強迫自己淡定。
“沒事兒,不著急。”柳笛微笑,好心提議“慢慢就熟悉了。你可以先熟悉一下耗材,然後慢慢再熟悉裝置。”
雖然第一次接觸,艾蓮發現柳笛性格和自己正好相反,是個外向、開朗、嘴巴停不下來的人,很快透過柳笛的介紹艾蓮瞭解了公司,也瞭解的總經理——曾建國。
曾建國,獲州市大學電子物理專業畢業,是個典型的理工男,愛看日本動漫,做事專注,喜歡鑽研、尤其喜歡打各種遊戲。
大學畢業後的曾建國分配到獲州市所轄的獲城區醫院裝置科工作,憑著理工男特有的鑽研和執著,很快在裝置科脫穎而出,成了獲城區醫院裝置科no.1。
醫院一些大型高階精密的醫療器械很多都是進口裝置,外國生產企業以及供應商對產品的技術壟斷很嚴重,因此這些醫療器械養護費維修費價格都是高的離譜。
當時獲城區醫院的ct養護費是每年十萬元,而米國公司京北分公司所謂的養護,就是每年派一名工程師來醫院,檢查維護一下軟體;開啟ct的機箱蓋檢視一下x線束是否工作正常,球館的液體裡是否有氣泡等簡單的常規檢查而已。
裝置沒有問題正常運轉,醫院只付給京北公司十萬快的養護費,如果裝置出了故障需要京北公司派工程師來維修,費用就是兩萬起。
所謂的兩萬七就是,工程師來到醫院找到醫療裝置故障原因,醫院就要付給工程師兩萬元“診療費”。
找到故障原因後排除故障的維修費根據維修所用工時5000起;這還僅僅是維修費,如果很需要更換配件,那麼醫院就會覺得壞掉的醫療裝置就像一個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
修吧,維修費太貴,幾次的維修費就足夠買一臺新裝置了;不修吧,但畢竟這次的維修費比買一臺新裝置還是要便宜一些的,這就是這些米國醫療器械公司的銷售套路,一刀一刀刀刀見血。
曾建國是個有心人,每次有工程師來醫院維修裝置,其他的科室同事都躲一邊偷懶,只有他都全程陪伴,暗自偷師然後認真揣摩。
功夫不負有心人有心人,沒用多長時間曾建國不為人知的掌握了醫院ct機的維修技能,只差實踐了。
機會終於來了,醫院的ct又出現了故障——影象嚴重失真。任院長沉著臉皺著眉看著罷工的ct一籌莫展,吩咐裝置科長,“給米國京北分公司打電話吧,讓他們派工程師來。”
“嗯嗯,我這就打。”裝置科王科長長慌忙答應著,掏出手機準備打電話。
“先別打,”圍著ct機轉了半天的曾建國慢悠悠地冒出一句,聲音很輕卻很堅定,“讓我試試。”
“嗯?”院長驚訝地看著這個來到醫院沒幾年整天不言不語的小夥子,有點兒不太相信,“你行嗎?”
“你別瞎鼓搗!”王科長有點兒著急,“把裝置弄壞了,人家米國京北分公司可就不管了,那就麻煩啦!”
“讓我試試。”曾建國站在ct機開啟的後機箱蓋子下面,指著一個x線束,“我剛才看電腦裡的報錯資料了,應該是這裡出了點問題。”
“行,那你試試!”任院長探尋的目光盯著曾建國看了半天,“得用多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