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木上前,搖了搖頭,溫聲道:“雷大人,朝堂之上,不可無禮。”
羅旭也揚起衣袖,擋在他面前,喝道:“雲芝,不可魯莽行事。”
“我、我……”雷疏攥緊拳,沉默片刻,手執笏板深深一揖,“臣願領此案,查清是何人夜襲憲司。”
“雷大人與方大人私交甚好,只怕不妥。”徐清笑盈盈地望著雷疏,眼中神色森寒。
“你……簡直……”雷疏深吸一口氣,按捺住胸中憤懣,反問道,“以左丞相之見,當命何人追查?”
徐清拱手,“自是聽憑皇上安排。”
越璟冷哼一聲,“誰願領下此案?”
迫於徐清往日權勢,又見雷疏被如此嗆聲,無人再敢應聲。
越璟又問了一次。
一人出列,一直走到大殿最前方,“大理寺願代為徹查此事。”
“大人,您這是……”站在列中的大理寺的人不由瑟瑟,怎麼在這當口上,把這案子攬到自家頭上?這不是明擺著惹徐清不痛快嗎?
眾臣也疑惑,大理寺卿方鎮出身桐城方氏,文法獨好,卻不大愛摻和進斷案中,在他的帶領下,大理寺不過辦些小案,今日怎麼想不開與徐清槓上了?
難道——真應了從前的猜測,方扶南真與桐城方氏有關?因此今日,方氏才站出來庇護於他?
可雙方不是齊齊否認了這個說法嗎?這唱的到底是哪一齣?
“提刑司的事,由大理寺查,倒也好。”越璟點頭,“羅大人意下如何?”
“聽憑皇上安排。”羅旭語氣依然平得似一條繃緊的弦,續道,“除卻官署動亂,今晨江邊漁民來報,於富春江中發現屍首數具,除一女子中箭身亡外,餘者皆著黑衣,死於刀劍傷。”
剛經歷方才彌漫著硝煙味的爭執,朝堂上眾人對羅旭接著說的案子並不敢興趣,連越璟都顯出興致缺缺的樣子。
越璟不說話,徐清作為左丞相,便代勞了,向羅旭道:“前幾日便聽聞有山賊流竄至富春江邊,果然傷人,羅大人也該多在意這些事。”
提刑司公務頗多,除掌管地方刑獄,也領農桑、剿匪、監察、財賦等職。但兩浙路是京師所在,守衛森嚴,因此兩浙路提刑司從不插手臨安城內的治安問題。
不過,既然徐清提到此事,羅旭當然不會隨意打個哈哈就讓這事過去,“徐丞相教訓得是,只是近來憲司人手不足,下官也是分身乏術。”
“不必憂心,朕給你添一名副手便是。”越璟揚眉,望著徐清得意的眉目,輕輕一笑,“數月前,漠北軍祭酒顏晗從桐廬啟程回到臨安城。十年前,漠北軍送長公主衣冠歸來之日,朕曾許下承諾,顏子陵若回臨安,必將委以重任——不如,就從羅大人的副手開始做起。”
徐清面色猛地一沉,朝堂中再次一片安靜,連呼吸聲稍重一些,都會引起旁人注意。
一日之中,皇帝不僅提到桐廬公主,還提起了顏晗,死人還不可怕,活人更可怕啊。
而且,提刑司雖不拘文武皆可任職,但兩浙路掌管整個臨安城及京畿地區,一向太平安樂,因此司中都是文官。此時突然擢升顏晗進入提刑司,不知為何,總令人覺得背後涼颼颼,似乎臨安城中不久也要開始行軍布陣,打起仗來了。
“軍祭酒大破北羌,定十年太平之局,下官不敢忝居其上。”羅旭在眾臣震驚地目光中,從容拒絕了越璟的提議,“臣倒想請皇上下旨,讓另一人來當副手。”
越璟坐直身子,“是誰?願聞其詳。”
“忠勇侯,薛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