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平四哥。”沈青青點好六碗茶,向平四招了招手,
平四笑盈盈地走上前,手中拿著一個黃銅的長嘴湯瓶,壺嘴極細,這叫做曲流壺。
“多謝。”沈青青接過曲流壺,盈盈起身,左手擋住寬大的衣袖,右手執著壺把,將細至點滴的涓流點進茶沫上。
沫上的濃綠色被水沖淡,形成了一道道淡綠的紋路,水繼續涓涓注入盞中,沾到水的茶沫被沖洗得潔白亮麗,在濃綠色的茶沫中現出清晰的圖形。
“這、這是在茶湯上作畫嗎?”有人切切,“說起來青娘子還為陸府設計了迎駕的花園,可見這丹青是極好的,不過……這在茶湯上作畫的,是個什麼名目來著?”
“這……這些年也未聽人說起過,隱約有些印象,只是想不分明。”有人敲了敲額頭,這精巧的玩法究竟叫什麼來著?
方扶南看著茶湯上一池愈加清晰的蓮花,若有所思:“近世有下湯運匕,別施妙訣,使湯紋水脈成物象者,禽獸魚蟲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即就散滅。”
“你知道的可真多。”沈青青抬頭看了看他,將曲流壺放在一旁,海棠苑的侍女走過來添上水。
第一盞茶畫的是滿池風荷,原本的半盞茶水已經將近盞口,茶沫緊緊咬在杯盞邊沿,水痕不現。
有人聽到方扶南唸的那段異聞,猛地一拍腦袋:“哦,我想起來了,這是茶丹青、茶百戲,也就是方才茶令裡面說到的分茶!”
“竟是茶丹青……”有人喃喃。
如奇聞異志裡記載的,在茶沫上作畫,叫做茶百戲,是文人們點茶時突發奇想在茶沫上作畫而來的。但茶沫本就不易留,再添水擾動茶湯,那茶沫的確如奇聞裡所說“須臾即滅”,不過喝茶時圖個好玩,哪裡算得上什麼丹青?
後來有個顯貴十分喜愛這個名目,便選那些上好的新茶,細細地磨成粉末,濃濃地沖出一盞,在濃綠的茶沫上作畫,圖案清晰可見,留駐時間竟能達到一兩個時辰,這才有些畫的樣子,因此這位顯貴就將“茶百戲”改作了“茶丹青”。
那位第一個改進分茶法的顯貴,便是北邾朝的最末一位皇帝孝清帝,當今聖上的親伯父。
孝清帝沉湎於書畫亡國,為士人們所不齒,北邾一亡,他耗費半生經歷創造出來的那些新奇精巧的玩意兒,也就從此失傳了。
這茶丹青便是其中之一。
方扶南顯然也想起了這個關於茶丹青的傳言,正出神地看著沈青青。
她方才不是說,這是她伯父親手教的麼?縱觀沈青青的身世,她真能有一個教導她分茶手藝的伯父嗎?
沈青青並不在意周圍人的議論,一心一意地在餘下的幾盞茶湯上繪出圖案,分別是松鶴延年、百蝶穿花等名目,寓意吉祥,中規中矩。
眾人看了個新鮮,正圍著沈青青仔細賞鑒那幾盞茶湯,忽聽身後響起一陣贊嘆,忙又圍攏到沈雲心那邊去看熱鬧。
沈青青輕輕一抖曲流壺,繪出了最後一盞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