穎欒歇斯底裡地喊著,瀛王坐不住了站起身來準備上前護著穎欒。此時他死死摁著的芽兒的手終於掙開了他的束縛。
然而在芽兒趕上前護著穎欒之前,皇上已眼疾手快地給了穎欒一記耳光,並痛罵道:“這個女人瘋了,來人,給朕拿下去。”
皇上這一巴掌扇得不打緊,倒是激起了整個蘭慶殿的人為穎欒發聲。除去瀛王特意安排的幾位,還有將軍府及其附屬官員,統統跪下來護著穎欒。“皇上三思。”
皇上氣得不行,大喊道:“你們瘋了嗎?也跟著這個女人瘋了嗎?”
穎欒掙脫束縛著自己的侍衛,從袖中掏出那一張張證據,向著大臣親貴們喊道:“這便是當年賀蘭族被冤的證據,字字誅心,還望在場的大人親王們為本宮做主。”
侍衛們越是攔著穎欒,穎欒便越是掙紮。芽兒生怕那些三大五粗的侍衛傷了穎欒,遠遠地便奪過侍衛的劍直沖沖地往穎欒這兒走來,誰敢攔他,他便砍誰。瀛王看著這樣的場景,心裡重重地捏了一把汗。惠太妃也嚇得 不行,但是她說過會一心護著瀛王與芽兒,因而她也沒有退縮。
芽兒持著鮮血淋漓的劍走到皇上身邊,威脅著皇上道:“皇上若是不給娘娘一個交代,整個天下都不答應。”
皇上沒有想到局面會弄成這樣,他腳跟一軟,險些倒在皇後身上。
芽兒警告了皇上後,走到穎欒跟前輕聲地對穎欒說道:“羸兒別怕,我來護著你。”然後牽起了穎欒的手,將穎欒護在了身後。
正當局面淩亂不好收場之際,惠太妃開了聲:“都給我安靜!”
老太妃雖然沒有什麼實權,但是在眾人面前還是有威望的。有了惠太妃細微的震懾,場面很快就冷靜了下來。這個時候惠太妃說道:“這些事,皇上做得確實有不足的地方。可即便皇上再無能,國家也不能沒有規則。再說今日如此多的女眷在此,議論賀蘭之事也不方便。這樣吧,若是在場的諸位能給哀家幾分薄面,便明日再大力協助皇上逐一徹查,定會給諸位一個滿意的交代的。哀家相信,今日有了這樣的鬧劇,皇上對前朝後宮之事再不敢掉以輕心。”
眾人拜服老太妃之後,一一散去了。
此時瀛王的眼睛從來沒有離開過穎欒,他實在擔心穎欒在這樣單薄的身子折騰不起。惠太妃也知道瀛王擔心得不行,便對皇上說道:“公平起見,穎妃便隨哀家吃齋唸佛幾日吧,免得再出什麼岔子。”
皇上被這樣的場面嚇得兩腿發軟,一時間也不敢反駁惠太妃的決定。
倒是穎欒拒絕了惠太妃的美意。“臣妾謝過太妃美意,但是臣妾不能離開,在賀蘭之事沒有個好結果前,臣妾不能離開。”
芽兒急得滿頭大汗,對穎欒勸到:“你今日犯下這樣的大事,若是有人懷恨,定會先下手為強,你還是跟姨奶奶先回去吧。”
穎欒顫顫巍巍地走到皇上跟前,對芽兒說道:“無妨,事已至此。要是臣妾在宮裡再有絲毫的差錯,皇上如何也逃脫不了幹系。既然臣妾都不怕皇上會暗地裡下狠手,又怎麼會害怕後宮眾妃?臣妾謝過諸位的好意。”
瀛王掂量著穎欒的話,覺得甚是在理。便也沒有反駁穎欒,這樣也不至於暴露自己的目的。但是他臨走前向皇上討了個恩典,說是芽兒年歲不小了,得到宮中伺候著了,便請求皇上讓芽兒從守護沉香殿開始做起。
皇上驚魂未定,沒想多久便答應了下來。
送太妃與瀛王走後,芽兒知道自己與皇上撕破了臉,便也沒有好臉色對待皇上與皇後。
而穎欒則強撐了許久,待眾人散去後,穎欒虛弱的神色立刻展現了出來。後來氣虛愈甚,沒走幾步便倒下了。芽兒抱起穎欒往沉香殿趕,當他放下穎欒時,瞧見了穎欒身上微現的血紅。
翠翠見眼前這個毛頭孩子還不懂事便將他打發到殿外,不許他輕易入殿內。
不過梁太醫來過後對翠翠與芳兒說的話,芽兒能聽懂。“娘娘的情況很不好,隨時都有滑胎的可能,你們可要叮囑娘娘好生休養啊,三月不足,胎氣不穩的道理是誰都知道的,可是娘娘若是在折騰,後果不堪設想啊。”
翠翠與芳兒嚇得不輕,連夜候在穎欒床前直到天明。倒是芽兒不樂意了,他甚至還埋怨起穎欒懷上他皇伯伯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