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解釋了一下母國與封國的權力,最後朱允和告訴安帕利。
“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可以到圖書館看一下皇明分封法,母國與封國的權力都羅列的非常清楚。”
在他解釋之餘,安帕利則在心裡暗自尋思道。
那麼埃及呢?
當埃及請求一個大明皇子到埃及出任埃及的國王時,埃及與大明又是什麼關係呢?
是大明的封國嗎?
還是一個自主的國家?
儘管教會上層已經作出了決定,但是對於與明國之間的關係,他們仍然沒有達成共識,或者說,他們根本就沒有考慮到那麼多。
儘管,他們已經決定將蘇伊士以西奈半島割讓給明國。以藉助明國的力量保護自身。可是,現在,隨著對明國的瞭解,亞歷山大和安帕利等人卻不知道應該如何選擇。
“我們是邀請一個皇子到埃及作為我們的國王,而是請求明國冊封埃及,所以,我覺得,未來的埃及與明國之間,應該是平等的。”
不等大衛說完,亞當就嘲諷道。
“平等?大人與小孩之間會有平等嗎?埃及用什麼與明國平等?不要忘了,離開明國,我們甚至都不可能抵抗那些埃及人的反抗,更不要說還有土耳其人了!”
“我們不是把西奈半島和蘇伊士都割讓給他們了嗎?”
大衛看著亞當說道。
“他們要在蘇伊士修建運河,自然會派駐軍隊,甚至不需要我們請求,他們就會為我們阻擋土耳其人……”
他們之所以相信大明會全力支援科普特人。就是因為大明希望在那裡修建一條運河,一條通往地中海的運河。
而科普特人之所以願意將運河的土地割讓給明朝。也是想借明朝的力量保護自己。雙方完全是互取所需。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如果土耳其人認同他們的佔據呢?我的朋友,到時候,誰會幫助科普特人?一個明國的國王?他隨時都可以離開開羅,至於明國,他為什麼要為不是自己屬國的國家與土耳其人發生衝突?”
“那你的意思是什麼呢?難道是我們擺脫了土耳其人,還要再被明國人統治嗎?”
“不是被他們統治,而是作為明國的屬國,我們請求皇帝的冊封,而不是向皇帝索要一個皇子,上帝可以做證,就現在所瞭解到的一切,我相信,即便是埃及被明國統治,也遠好過被土耳其人、阿拉伯人奴役!”
亞當的語氣顯得有些激動,他已經完全被大明所吸引。相比於大明,奧斯曼土耳其完全就是一個野蠻的國度。
“至少,大明是文明的,你們覺得呢?”
文明人。在過去,他們從來不知道什麼是文明。也就是再來到大明之後,他們才終於意識到什麼是文明。
中的一些人甚至開始嚮往著這種文明。儘管這種文明和他們所熟知的文明沒有任何聯絡。可是文明與文明之間總有期共同之處。也是他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傾向的原因。
“我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願意和文明人打交道,而不是那些野蠻人,那些野蠻人,他們會幹什麼的,他們除了摧毀什麼都不會幹。他們摧毀了我們的河渠,讓我們的土地陷入了災荒。我們的民眾陷入了飢餓。當我們所有人都淪為了奴隸。這就是他們給我們所帶來的。”
看著那些朋友們,亞當繼續說道。
“我不知道你們在想什麼,但是我很清楚。我和每一個科普特人都不應該再做他們的奴隸。不應該在被野蠻人那樣統治下去。如果要去打交道的話,我們更願意去和文明人打交道,至少文明人的統治只是統治,而不是奴役。”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