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鐵骨 > 第268章 故地

第268章 故地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鰥夫十六年 大唐風后 盛唐之刺遍江湖 異星蠻人傳 大宋第一提刑官 烈陽皇朝 一起扛過槍 羅馬奴隸主 回到大明當崇禎 亂世逐流 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抗戰烽火之護國系統 建安賦 帶著診所去穿越 模擬人生,從朱厚照開始 輪迴大秦之魂 末流屠夫 怒方釵 帝國再起 太子之爭

作為吳周國都的綏德,曾是孟加拉的首府,這座城市是70多年前由莫臥兒帝國孟加拉總督蘇貝達·汗所建,城市中建築大都是波斯風格的建築,五年前孟加拉被吳三桂佔領後,隨即對這座城市進行了改造。城內的許多波斯式的宮殿在戰爭中被摧毀,被夷為平地,原始上建成了漢式的宮殿。

“達卡是莫臥爾人的,綏德是大周的,這裡生活的人們可以不說漢話,但是城市必須是漢式的……”

這句話到底是誰說的?

即便是到現在,也沒有人知道到底是不是吳三桂說的,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現在的綏德看似與大明的城市,並沒有多少區別,甚至這座城曾經因城內到處都是天方寺,而號稱天方寺之城的地方,已經看不到了天方寺。

一座座佛寺院和其中的訟經聲,在城市中迴響著,這個地方正在發生變化,儘管吳周並不像大明封建的南洋諸國那樣,從封建之日就有教化土民的義務,但是它卻在亦步亦趨的學習著南洋諸國教化著本地的土民。

無論是曾經消失於此的佛教,還是作為外來語言的漢語,都在某種程度上改變著綏德。或許這裡的人們曾經抗拒著這一切,但是現實生活卻迫使他們不得不選擇接受。

“五十年,也許一百年後,這裡的人們應該大都會說漢話了……”

馬車在綏德的街道上賓士著的時候,謝四新看著窗外的那些相貌與自己迥然不同的本地土人,在心裡默默的說道。

作為吳周的丞相,在過去的五年間,謝四新最關心的事情,第一個是傳教,第二就是漢語學校,兩者都是為了鞏固周國的統治,前者為了讓土人不因為宗教排斥他們這些外來者,而後者同樣也為了統治的需要,當然後者是向大明學習的,大明的封建諸國就國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設立太學,建立學校,教授土人漢語,不過短短十年時間,就成功的把許多土人教化成“熟番”,再有幾十年的時間,他們勢必就會歸化成為漢人。

在目睹了南洋諸夏的成功之後,周國奪取了孟加拉後,教授漢語的學堂如雨後春筍一般在孟加拉遍地開花,他們不需要教授四書五經,只需要教授他們漢語,順帶著學習一些簡明版的四書五經——這同樣也是學習於諸夏,畢竟土人不需要參加科舉,只需要透過簡明教材掌握基本的儒家知識就行。

當然在孟加拉全面推廣漢語,目的並不是為了能讓那些語言不同孟加拉人可以自由地交流,而是希望培育一小批精通漢語的精英,協助周國朝廷管理孟加拉的兩千萬不懂漢語的普通百姓,具體的做法就是把大量的金錢財用在漢語的普及和推廣上,並優先錄用會漢語的人到政府機構工作,同時禁止佛經之外的梵文著作。那些能說“漢語”的孟加拉人雖然血液和膚色是與漢人不同,但品味、言論觀點,道德意識和舉止言談,在持續的教育下,最終無不打上華夏的烙印。

這一切需要時間,五年的時間遠遠不夠,還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百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看來興乾皇帝對這一切,早就是成腹於胸了……”

想到海峽殖民地在天竺南部創辦的上百家漢語學校,謝四新又一次暗自佩服起那位陛下來,而在佩服之餘,他又向著窗外看去,看著那些膚色黝黑的土人,默默的思索著。

很快,謝四新的馬車來到了綏德城內最大的寺院——大報恩寺,它的名稱與南京的大報恩寺相同,至於報的是何人之恩,自然是眾說紛雲,不過謝四新知道,大王曾說過,這報得是烈皇帝的知遇之恩。

可是,這又豈能掩蓋得了當年的過錯?

進入寺院之後,謝四新和往常一樣,先在大雄寶殿禮佛,然後才到寺院後院,吳周的官員都是信佛之人,謝四新也不例外。在小和尚領著他進入主持的禪房後,兩人先是見禮,然後便在那裡談起了佛法,依如過去一般,在夜幕慢慢的降臨之後,謝四新看著面前的主持,然後輕聲說道。

“吳三桂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肯定撐不過今年。”

“哦?”

慈眉善目的主持應了一聲,然後問道。

“那會是誰繼位?”

“自然是吳應熊,他是世子。”

“嗯……”

主持點點頭,然後說道。

“吳應熊必須要死,不能由他繼承周王位,要不然其必定會與滿清合流,家裡已經決定了……”

對於這個安排,謝四新並沒有說什麼。吳應熊傾向於滿清,這個人留不得!包括他的兒子。

“除此之外,家裡還有什麼指示嗎?”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