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言……”
方文搖頭長嘆道。
“文武如士之雙足,缺一既是跛足,數百年間,或是棄文,或是棄武,如此與自廢一足有何區別?令昭兄是明白人,只是這世間又有幾個明白人?”
“所以了,你看,陛下這番《軍人之尊貴》,卻引得你我感嘆不已,其實,不過就是殘廢久了,心也殘了,自然看不出其尊貴的地方了……”
這麼說著,袁可令的話峰一轉,正色說道。
“軍人之所以尊貴,是因為軍人對國家、對民眾的情感表現最為直接,是透過無私的自我犧牲,如此之情感,又豈比我等文人遜色,如此又焉不能稱之為尊貴?”
他的反問,讓方文陷入沉默中,片刻後才搖頭說道。
“兄知道小弟的本意絕非爭論軍人是否尊貴,而是憂心國家的將來。”
“自隋唐以科舉以來,尤其是宋後專重於文,從此之後文武殊途。今日陛下意重振我漢人尚武之風,若是士林再一味偏頗於“崇文抑武”必定會為陛下不喜,為大勢所淘汰,所以,今日我士林的將來,就在於迴歸正源,我士林中人若是意欲重獲陛下青睞,必須推崇文武兼修,如此,方才是士之正源,亦是士大之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士之正源!
士大之道!
這八個字傳入方文的耳中,只讓他的渾身一顫,驚詫的看著袁可令問道。
“令昭兄,你的意思是……”
“文武兼修啊!”
袁可令笑著說道。
“今天地方上總是分什麼“武功士紳”,“耕讀士紳”,後者不屑前者,以為前者粗鄙,而前者卻有陛下推崇,久而久之,勢必是武重文輕,與其排斥,不能將其納入融匯,我儒家之所以能有今日之盛,不正是融匯百家所長嗎?況且,你我能看到“崇武抑文”的不足,以陛下之英明又豈會看不到?只是我士林中人一味反對,陛下即便是有心,也只能“崇武抑文”了,那怕代價是朱家的江山……”
說話的時候,袁可令的面上盡是崇敬之色。
“經甲申天變之後,於陛下而言,這江山是我漢人、是我華夏的江山,而非是一家一姓的江山,所以甘願冒以風險,而不像趙宋一般,為一家一姓之利,不惜廢我漢家武功……”
這當然有些誇張,可這樣的話,卻是大義凜然,讓人不得不感嘆著陛下的“仁義”,可接著袁可令又說道。
“可,但凡是人皆有私心,陛下封建諸藩於南洋,重行封建之事,想保的也是一家一姓,可若是我等能夠把“崇武抑文”的不足盡除,陛下又豈會拒絕?”
“歸根到底,還是要文武兼修啊!”
方文有些不解的問道。
“文武兼修,陛下也有主張,這與我士林又有何關係?”
“沒有關係,我們可以主動的去拉關係,陛下要文武兼修,那我們就要把這個文武兼修如何兼修給拿出來……”
看著方文,袁可令反問道。
“到時候,陛下自然不會反對,而且文武一體,武讀閤家,這士林又豈會消失?”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