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鐵骨 > 第238章 名聲

第238章 名聲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特種進化 秘戰風雲 奮鬥在貞觀 三國:開局自爆身份,這天下穩了 靖康前夜,我成了鄆王趙楷 駙馬乃紅顏 紈絝修煉手冊 三國:我曹家長孫,開局毒翻赤壁 亮劍:我被李雲龍拜為大哥 大唐順風鏢局 帶著軍火庫到大明 山賊票號 人在三國,開局自爆穿越者身份 戰神文鴛 為政大明 開局狙了個大佐 空間第一農女 帶著手機闖大明 標準的領主生活 公主我真不是太監

恭喜讀者小兵新婚快樂!)

興乾七年!

這一年,從三月起,整個國家都在戰爭的躁動中一天天度過。

在過去的兩個月中,每天都有從前線發來的戰報,戰爭的整體是順利的,儘管在離開關中平原後,在西安以西的山區明軍遭到了清軍頑強的阻擋,但是那種阻擋卻無法阻止大局。

這一年對大明而言,實在是刻骨銘心的一年,西征的最終目的是打垮滿清,並讓他們從這個世界上消失。儘管戰爭仍然在進行著,雖然滿清仍然在頑抗,但是在報紙上,有關的如何處置滿清的討論已經進行了兩個月了,在過去的兩個月中,就像是清河書院的辯論比賽似的,正反雙方在那裡進行著辯論,他們有的人主張以牙還牙,有的主張以德報怨,儘管戰爭還沒有結束,但報紙還是像往日一樣混亂,有關如何處置滿清的討論卻在報紙上爭論著,在人們的心頭翻騰著。

每一個人都有他們的觀點,而每一個人都無法說服彼此,總之……爭議太多。

當外界爭論不休的時候,在皇宮的御花園內,在臨湖的涼亭內,穿著一身道袍的朱明忠正在那下著棋,他的手中持黑,盯著棋盤,眉頭不時緊皺著。在17世紀娛樂活動是有限的,儘管在過去的幾年間,透過與與西方的交流,起源於“葉子戲”的撲克牌引入了大明,而且朱明忠還“創造”了鬼牌,並引入了後世的玩法,可最終,他還是迷上的圍棋。只要有空閒時間,都會與妃子或者大臣對弈。

不過在絕大多數時候,對弈的時候,往往還是會與大臣談論著政務。

“……閻焸這次於徐州等地前後接觸了十餘個有“田秀才”之稱的種田能手,可是他們大都不願意把其種田技巧外傳,顧愛卿可知道,這是為何?”

儘管下著棋,可總歸還是無法擺脫政務,工部給事中閻焸的一紙奏摺,讓朱明忠原本看似美好的計劃,碰到了一些問題。

“陛下,向普天下的百姓徵集農技,鼓勵其革新農技,最關鍵是如何徵集,如何鼓勵,僅僅只是按慣例由地方官府給上幾兩銀子肯定是不夠的,畢竟但凡是農技有過人之處的百姓,其家業既便不是富足之家,也是小康之家,他們自然不在乎那幾兩銀子。在臣看來,他們之所以不願意獻技,恐怕還是因為獎勵少,還有就是幾兩,甚至十幾兩或者幾十兩銀子,與他們來說,倒也算不得什麼,所以臣以為,若是想要徵集農技,不妨以兩點入手。”

在顧炎武落子後,朱明忠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一個是提高徵集農技的獎金,可以在5兩、10兩、15兩這三個基礎上,翻上一倍,當然,獎勵只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名譽,相比於錢,那些人家最在意的反倒是名聲,以臣看來,不妨給他們一個名聲,比如“田博士”之類的頭銜,反正那種頭銜不值錢,不過只是一張紙而已。”

提及那種名聲不值錢時,顧炎武想到陛下在修建皇家圖書館向天下徵集書籍時,就曾針對書籍不足的局面,獎勵百姓獻書,對其獻書除了於翻印的書冊上印下獻書者的姓名之外,還會給予獎勵,當然獎勵不過只是名聲上的。可即便是如此,也使得民間藏書者無不是紛紛獻書。

“但凡是人,總愛名聲,一個家庭有個好名聲,可以受益幾代人,嗯……”

沉吟片刻,朱明忠點頭贊同道。

“不過這個“田博士”有些過了,書院裡一般是教授,只有少數教授稱為博士,內閣看看擬個辦法,制定獎勵辦法,只要他們願意獻出農技來,朕是不會吝惜一張紙的,而且,若是採納的話,可以在書中提到獻技百姓的名字。”

不吝惜紙……以榮譽作為獎勵,這是最廉價的,但卻也是最受人們歡迎的獎勵,尤其是在這時代,相比於銀錢,許多人反而更在意榮譽,尤其是對於不差錢的人來說,更是如此。

隨後朱明忠又就如何鼓勵百姓獻農技的事情,與顧炎武深談了一番,見陛下的心情似乎不錯,顧炎武便藉機提到了另一件事。

“陛下,現在朝野之中,在如何處置奴寇殘餘的聲音中,一個主張斬草除根,一個主張以德報怨,而且不僅民間對此有爭論,就連官員也捲入其中,東北總督方以智,昨天發電報至內閣,重申了除惡務盡、斬草除根的態度,不過他表示,丁壯非殺不可,但是女眷大可放過,畢竟那些女眷大抵都是奴寇於陝西掠走的色目人,對於她們可沒入官發賣於地方為奴為婢……”

看著舉棋不定的陛下,顧炎武輕聲說道。

“看樣子,方以智在東北那邊,是習慣了掠奴為奴了。”

將棋子落在棋盤上,朱明忠說道。

“話不能這麼說,東北那邊什麼時候掠過奴?不過只是從蒙古人手裡買了些奴婢罷了,至於朝鮮人,他們甘願自賣於我,這是兩廂情願的事情,若是不用他們為奴,難不成還要以我漢人為奴不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聲反問中帶著些許不快,先為東北辯解一番,隨後朱明忠又說道。

“我漢人文明太久,忘記了野蠻,忘記了應該用什麼手段去對待他人,倒是對自己人,對同胞極盡苛責,朕還是那句話,大明禁止蓄奴,禁止的是蓄本族之奴,有敢以本族同胞為奴的,家主與奴流徒,牙人殺,流三族!”

感受到陛下的不快,顧炎武這才意識到他又一次觸犯了陛下的逆鱗,於朝野之中,都知道陛下對待蓄奴的態度,甚至早在興乾元年,就下令士紳釋放家奴。而這也從根本上平息了早在天啟年間於江南此起彼伏的“奴變”。

大明自開國起富紳豪門就盛行蓄奴,一些仕宦富戶,奴僕達數千人。這些奴僕都立有賣身契約﹐且累世為僕,但早在萬曆年間,江南奴僕要求解除僕籍的抗爭愈演愈烈。而到了崇禎末年,天下實際上處在了失範的邊緣,這也構成了江南奴變發生的原因。在松江,首事者向主人索要賣身契,頓時一呼百應,主人稍有遲疑,即受到責打、處死。在蘇州,奴僕俞伯祥首倡民變,與蘇州的仕宦達成協議,廢除世代為奴,並樹石刻碑記述其事。江蘇嘉定等地的奴僕操戈索契(賣身契文)﹐踞坐索契者數萬餘人﹐聲勢浩大。

想到當年陛下隨師傅於江湖遊歷時,想必肯定也曾經歷過奴變,恐怕這也是陛下禁止百姓自賣為奴的原因,甚至即便是准許百姓買“胡奴”、“蠻婢”,也只准其買女子,禁止售賣男子,那怕是黃口小兒,也嚴禁典賣,違者非但殺無赦,還會沒有買賣雙方以及牙人家產,注放其家人。

非但如此,即便是買來的奴婢,其生育的子女,無論是不是主人後代,都可以獲得自由。而這也是從根本上避免了世代為奴的可能,當然也從根本上消除了奴變的可能。

當然,對於豪門大戶而言,卻增加了不少開支——他們需要不斷的購買的奴婢或者僱傭僕人,而對於朝廷而言這是好事,前者增加了朝廷的稅收,後者讓可以創造就業崗位。當然這是陛下說法,可以讓失地、少地的百姓得到一份餬口的工作。

聽著陛下為方以智的辯解,顧炎武的心裡長嘆口氣,有沒有“掠奴”,他的心裡有數,但是陛下視而不見,作臣子的他自然也就不能再提了。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