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
格物殿內靜得落針可聞,明媚的陽光透過後玻璃窗映入室內,使得宮殿內明亮非常。
置身於這座宮殿之中,喬安東只覺得的掌心在冒著汗,他壓根不曾想到,有一天自己會面聖,會見到皇帝。即便是直到現在,他仍然覺得有些頭暈目眩。
“鐵路公司的事情,自然會有人去查,這件事,朕已經安排有專人負責。”
國人確實非常聰明,鐵路公司才運營幾年,他們就從中找到漏洞,然後加以利用,從而獲得鉅額回報。
這不是朱明忠最為惱怒的,畢竟,這種事情即便是監管再嚴,也無法避免。真正讓他惱怒的是,那些人為了利益直接阻止新技術的發展。
這也許就是所謂的“利益集團為個人利益,不惜打壓新技術發明”的17世紀版本吧!
在歷史上,這樣的事情是屢見不鮮的,也許在另一個時空之中,鐵路的發明或許也有類似的遭遇,誰知道呢?
現在,真正讓他感興趣的是面前的這個年青人發明了火車!
這才是最重要的,儘管早在一個月前,他就已經將火車的基本原理寫了出來,甚至繪製了草圖,但一直在猶豫什麼時候送到清河書院,可卻不曾想到一個十九歲的青年,居然設計並且製造出了火車。
確實,無論是以未來或者現在的眼光來看,火車並不複雜,其原理也是很簡單的,只不過在歷史上,火車仍然用了幾十年,才被髮明出來。有時候,人們對於新技術的應用,並不見得有多麼積極。
不過,這似乎不能用在大明的身上,似乎國人對於新技術的應用一直都持以歡迎態度。就像蒸汽機,不到一年的時間,大明的蒸汽機就已經從零增加到數百臺,今年增加到一千臺,完全沒有問題。
可,誰能想到,剛剛發明出來列車居然差點被利益集團給扼殺了!
“你是怎麼想起來發明蒸汽機車的?”
“回陛下,小民是在,在坐列車的時候,當時就想,是不是可以用其它的東西代替馬,後來在圖書館接觸到蒸汽機後,突發其想,覺得它可以應用在列車上,用以取代馬匹。”
一開始的時候,喬安東說話時,還有些結巴,可慢慢的他越說越流利,然後一一解釋著他的想法。
“……所以,小民最後才決定造出來,當然沒有銀行的支援,恐怕僅憑小民自己肯定造不出來。”
聽著喬安東的解釋,朱明忠只是微微點頭,他並沒有說什麼,看著這個年青人的時候,在心底感嘆著他居然如此之快,就會把蒸汽機聯想到列車上,最後又把想法付之於現實。
或許,他並不知道,這個發明的意義吧!
有了火車,一切都會改變!
被改變的恐怕不僅僅只是交通,還有很多事務都會被改變,也許,這個時代的人們還無法理解這一切,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火車的發明……正是時候!
“哦,這麼說來,朕也算是有那麼一點功勞的,泰昌是朕的產業!”
笑呵呵的說出這句話後,朱明忠稍作沉思,然後對喬安東說道。
“你回去吧,蒸汽機車試驗這件事,朕會親自命人去辦,你只管回去等訊息就行了。”
因為鐵路公司的清理,還需要證據,所以朱明忠並沒有提及這件事,只是告訴喬安東,蒸汽機車會盡快上路。
事實上,有了皇帝的介入之後,一切都變得很快,幾乎是在喬安東忐忑不安的出宮之後,宮廷侍從官就直接去了鐵路公司,幾個小時後,喬安東就被接到了鐵路公司,原本屢次拜訪都不曾見面的鐵路公司經理更是熱情的親自接待了他,並且商定會在未來的幾天內安排列車試驗。
興乾七年三月二十二,這一天,看似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日子,天氣晴朗,除此之外,倒也沒有什麼與過去不同的地方,不過在中都的車站上,卻顯得很是熱鬧,一輛蒸汽機車被安置在其中的一條軌道上,這個蒸汽機車叫“旅行者號”,具說是皇帝親自起的名字。在那個蒸汽機車的後面,掛著一節用平板貨車車廂改成的煤水車,還有20輛貨車和4輛客車。客車編掛在列車中間,專供朝廷的官員以及鐵路公司的官員乘坐,那20節車廂裡滿載著各種各樣的貨物,總重達160噸,即便是普通的馬拉列車也裝不了這麼多貨物。